瑪麗娜  

 

上週在友人的賣血推薦下,去看了紀錄片《凝視瑪麗娜》。雖然看完之後一直想寫些什麼,可惜對現代藝術認知淺薄如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起頭。

 

我無法介紹何謂行為藝術,更無法介紹瑪麗娜這位藝術家,因為我所有的認知都只來自於這部電影:瑪麗娜,原籍東歐現居紐約的行為藝術家,在現在的藝術界有很重要的地位,63歲,看起來卻像43歲,單身,之前跟另一名行為藝術家烏萊在一起12年,過著流浪的生活,並且一起創作出很多驚人的作品,最後一個作品,是他們倆人分別從長城的兩頭往中間點走,直到他們相遇後,立即宣告分手,因為烏萊愛上了他在中國的翻譯,並且有了孩子。自此之後,瑪麗娜努力於工作,並且醉心於時尚。她在紐約的現代藝術館有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一樓與二樓分別由其他年輕的藝術家詮釋她的舊作,三樓則是她的新作:現場觀眾可以跟瑪麗娜凝視15分鐘。

 

我想說的,是關於觀眾。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代宗師2  

一部看兩次讚嘆兩次的電影!

 

注意:本文有大雷!

 

【一代宗師】裡,出現了很多耐人尋味的名言佳句,其中最多人提到的是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王家衛在某個訪談裡也曾經提過這句話。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句「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江湖之內,亦有兒女情長。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0030  

 

(警告:本文內含大雷!)

 

看完《00:30凌晨密令》,我在臉書上留言說:「凱薩琳畢格羅,她應該有老二吧?」這位外表美艷的女導演,是詹姆斯卡麥隆的前妻,跟許多女導演截然不同之處,是她拍的電影充滿了男子氣概:1991年,驚爆點;1995年,21世紀的前一天;2002年,哈里遜福特之K-19(可憐的片名);2008年,危機倒數,同時獲得該年奧斯卡最佳影片;2012年,00:30凌晨密令。

 

有趣的是,他最近的兩部電影長片,都跟中東地區的美軍有關:危機倒數講的是美軍的拆彈部隊,00:30凌晨密令講的是刺殺賓拉登。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雙面勞倫斯》國際版海報-770x1024 
《雙面勞倫斯》,聽媽媽的小屁孩登大人了!

 

年輕的加拿大導演薩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在2009年,他才年僅20歲時,就拍出了《聽媽媽的話》,從此一炮而紅。當年《聽媽媽的話》在金馬影展播映時,廣受好評,很多人甚至說他是王家衛的接班人,從此以後他就是影展紅人,不但影片鐵定會在坎城影展播映 (不過不是競賽單元),金馬一放票券鐵定秒殺,又帥又有才的導演多藍,馬上成為新生代影迷的新偶像。

 

不知是我人老了,還是口味越來越挑,我一直以來對於這個帥哥導演的電影沒啥太好的印象。《聽媽媽的話》雖然相當有風采,對我來說,這部片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於「居然年僅20歲就能拍出這麼敘事流暢又不流俗的電影」,其實他並沒有創新,也沒有讀創一格,只是做得好而以,而誇張過譽的好評,反而減低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但對於他的電影,還是有所期待。可惜的是,他的第二部片《幻想戀愛》,雖然把他從坎城的導演雙周單元,推向更大的一種注視單元,但影片卻風格玩過頭,變成一種惱人的自溺,不斷拍攝片中人物以慢動作行走,讓人不得不有「你這是在拷貝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嗎?」的疑惑,觀眾影評當然也不買單,坎城一放,影評當然不可能叫好,而台灣片子一上,影迷們好像也不買單了。電影市場是很現實的,好不好看成績立現,也讓很多人對這位年少得志的新銳導演多了一些懷疑。

 

因此,《雙面勞倫斯》在金馬放映的時候,大多數的影癡是抱著觀望的態度,離所謂的期待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還好,這次小帥哥導演扳回了一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際大導演里歐卡霍前陣子因為金馬影展來台灣宣傳《花都魅影》,結果一待就待了一個禮拜 (我猜是因為太愛台灣的溫泉跟按摩)。敝人因為 (還算) 會講法文,所以片商安排的媒體專訪上,就要我去當翻譯。結果,因為卡霍喜歡用英文直接溝通 (我替他翻了一個問題之後,因為翻譯會打斷他的答案,所以他就直接問我:「你會不會講英文?」,於是接下來的訪問就幾乎都是用英文回答了!),所以也幾乎沒真的翻到。不過我也有了一次機會跟這個講到法國電影新新浪潮一定會提到的知名導演,有了近距離聊天的機會。我說聊天,是真的聊天!這個超級有魅力的老頭子雖然給人家的印象是冷酷又有個性,好像隨時會發脾氣的樣子,但事實上本人親切的不得了!訪問的那天下了超級大雨,這位到哪兒都穿同一套衣服同一雙鞋的大導演,在吸菸室裡居然就脫了鞋子晾起了襪子來。當我跟他自我介紹我是今天的翻譯時,他親切的握了握手,然後笑笑的說:「雨下好大喔!我要晾晾我的襪子。」雖然聽到他這樣說,一時之間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於是只好乾笑,然後點一根菸跟他一起抽。這樣也是一種國際級的經驗吧?

 

好了,炫耀完了,要進入重點。因為這場訪談,也得以比較進一步了解卡霍及他的作品。卡霍的作品我看得不能算多,只有《新橋戀人》、《壞痞子》、《東京狂想曲》中的「屎男」一段,跟即將上映《花都魅影》,不過因為老先生進入影壇三十年,拍的電影少之又少,因此看了這幾部也就超過了一半 (我缺了《男孩遇見女孩》及《Polar X》,還有幾部他的短片)。有件事不知道該用「有趣」還是「悲慘」來形容比較貼切,就是這次金馬影展看了少說也有20部片,結果真正讓我耳目一新的,居然是因為這個訪問而臨時抱佛腳所看的《壞痞子》(其中不包括我影展前有機會看到的幾部片,《愛慕》跟《雙面勞倫斯》也超棒的,而《愛慕》更是我本年度看到最高段的一部電影)。這部快20年前拍攝的電影,跟今日大多數的電影比起來,電影語言依然走在尖端,敘事方式簡直是自由到無拘無數,彷彿就像在電影世界裡漫遊一樣,沒有方法跟規則去限制他。或許這跟導演沒有受過電影正規教育有關,但在與他對談之後,我想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他自己說過很多次的,他根本就是一個活在電影裡的人!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馬獎的存廢

一個立法委員因為金馬獎大部分的獎項都頒給了中國跟香港,引發了一連串的電影人撻伐。

這件事情有個地方很有趣,管媽居然以自己看過侯孝賢的幾部電影而沒有睡著,並且花了一萬元買票包場看《麵包情人》這兩個行動,就想證明自己超級了解電影。我想到很多自稱是Radiohead的歌迷的人其實只聽過一首Creep,這兩件事情簡直就是同等級的。另外,她恐怕是真心覺得這樣是在幫忙台灣的電影人,因為「以後這樣得獎的就是你們了耶!你們怎麼還不開心呢?」金馬獎弄出一個「最佳年度台灣電影」這種台灣人穩中的獎項,就已經讓台灣電影人有夠不堪了,還要弄一個每個獎項都肯定只頒給台灣人的影展?喂喂喂,我說你也太看不起人了吧!因為覺得我們肯定比不過人家,所已只好乾脆辦個自己人影展自己人自爽就好了嗎?那我已經替該電影獎想好名稱了,他絕對應該被稱為「金爽獎」,片片都有獎,人人金夠爽!

一群人在電影的各個領域努力了這麼久,雖然說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不如人,而且我們的電影政策簡直是亂七八糟到一個說也說不清的程度,而我們許多所謂「熱愛並且支持電影」的官員們,電影對他們最大的意義,就是可以走紅地毯、座位要做第一排、旁邊一定要是當紅導演或演員、還有媒體拍照、以及在各大典禮上致那些「他們難道不知道你講的話真的沒人要聽」的詞。然後現在,所有人,不管是厝邊隔壁樓上樓下不分年齡性別各個領域,大家都能夠來批評電影,大家都能夠大聲說:「金馬獎去死啦!金馬獎廢掉啦!」那幾個說金馬獎要廢掉的人,也不會因為全台灣所有電影人及媒體人全都跳出來說:「通通都是胡說!」這種情況之下也不會道歉。說穿了,大家不覺得,說不定那幾個說要廢金馬的立委,現在相當懊惱地想:「馬的,老子不過是隨便說兩句,沒想到大家居然聽得這麼認真!考北了,什麼金馬獎金驢獎金騾獎的,老子根本不‧在‧乎!」

其實,最後那種情況,是相當有可能的。而我,也打了好幾百個字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部落格已經快要被荒廢掉了!要說是因為自己很忙,很多人恐怕會嘴斜笑笑說:「你不是天天待在家裡嗎?哪會忙?」是啦!社會普遍認同的「忙碌」只有上班下班做大家都看得到的「工作」,其他的呢,都是被歸類在「理所當然」與「混吃等死」的範圍裡,所謂的「理所當然」,通常就是一般家庭主婦的工作,家事天天要人做,但沒人會去想這些事情是怎麼被做好的?而我的情況則是被列為「混吃等死」的項目中,就連二代健保也會把我的「正職收入」當作「額外收入」,好像不坐在辦公室領月薪就不是在做正當工作似的,所以每一筆收入都要被課增額保費。有關這項問題,我甚至寫信去總統府信箱,對方 (肯定不是總統) 也很客氣 (官僚) 地回覆,說會轉給行政院處理,可是時間過了好久了,我們的行政院連個屁都沒放過,就知道這訊息被跟屎一樣流到汪洋裡裡,彷彿我們就是屎一般的賤民,只有在XX獎頒獎典禮舉辦時,這些官僚才會正眼看這些工作人員一眼 (或是依然根本不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駭人怪物  << 駭人怪物


「愚蠢的人們啊,祝你們幸福!」

 

這是電影《駭人怪物》開場敘篇後的第二場戲:大雨天,兩個職員冒著大雨在橋上奔跑著,口中大喊:「課長,千萬別跳啊!」課長掛在橋的外側,臉直盯盯往橋下的水面看著,水滴從他的鼻尖與嘴唇流下,他問:「我看到了!你們有看到嗎?水底下那大大黑黑的東西。」我們盯著水面看,似乎水底下真的有什麼黑色的陰影。這時課長轉頭,說出了那句話:

 

「愚蠢的人們啊!祝你們幸福。」

 

然後課長就從橋上一躍而下。

 

這句話,幾乎代表了奉俊昊每一部電影的中心主題。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c0001_20120705_cg060801x125_01_b

 

台灣人是很健忘的!在很多部分都是,就連電影也擺脫不了這命運,這也許跟年齡的成長有關,10年前年輕的觀眾,10年後早已為人父母,不再算是電影主力觀眾,而新一代的電影主力觀眾,腦袋記憶體裡裝的都是新的東西,自然也不會去想到10年前的電影圈到底發生過什麼事。這可能不能算是健忘的一種,算是一種改朝換代,每年的潮汐都不停地往前推,不管推動它的是才氣還是命運,總之,許多過往都已經沈在沙灘裡,等著人去把它們挖出來。

 

今日,自作聰明者談論起台灣電影是如何的興盛蓬勃時,總把票房起飛的起點算在「海角七號」的五億三千萬,而今日估算台灣片的票房,動輒以千起跳,要不就高喊破億,自問「破億」兩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時,卻鮮少有人真正去估算影廳數、座位數、票數、票價等實際相關的數字問題。而又有多少人記得(或根本刻意遺忘)就在十年前,一部台灣電影票房想要喊出「破百萬」的口號,簡直比做夢還難。有時後我會很好奇,到底大家會不會好奇,從破十萬都不敢想的年代,到現在不破千就不甘心的今日,這短短的十幾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e-bourne-legacy-0v    


「神鬼認證4」之所以叫做「神鬼認證4」,單純只是因為提高觀眾的認知度吧?不過他的英文片名也用上了這系列最知名的主角傑森包恩,既然是包恩的傳承,片名將其取作第四部曲也就情有可原了。不過,這部片子裡,傑森包恩只會以三種形式出現:探員們的對話中提到、檔案中的照片、以及被寫出的名字。如果你寄望的是看到宛若美式橄欖球員的麥特戴蒙所飾演的反英雄,那可真是抱歉了。但等等,可別這樣就不進戲院了,曾經提名過兩次奧斯卡的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曾經以「危機倒數」提名最佳男主角,及「竊盜城」提名最佳男配角)是這次的主人翁,他壓抑又像極美國大兵的外表特質,在這部影片裡演出相當襯職,你不愛他也難。


好吧,最後一句是因為我很愛他所以自己加的,但真的,什麼叫做「溫柔的硬漢」,你看完這部片之後就會知道,這句話用來形容傑瑞米雷納飾演的亞倫克洛斯再妥當不過了!


(以下有雷,而且沒有熊麻及出來當你的雷麻吉)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06法語片 

左:偷情大丈夫;右:愛情好意外。我覺得這兩部片應該推出聯票,一起看會有強勁的解讀效應。

 

不知道這算不算巧合,7/6這天同時上了兩部法國片,分別代表了男性與女性的感情視野,還分別由法國目前最當紅的男女演員主演。《偷情大丈夫》,整部片從男性觀點出發,用不同的形式,去探討不同層面的男女關係,剛當上奧斯卡影帝的法國男演員尚杜賈汀 (以及另一位在法國很紅在台灣沒人認識的吉翁勒路許) 共同執導與主演;《愛情好意外》,法國小說改編,整部片講述一個喪偶的美女內心的轉折,由永遠的艾蜜莉:奧黛莉朵杜主演。這兩部片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台灣上映時,卻都贏不過一隻外表可愛、行為低級又會講話的泰迪熊。這證明了人愛動物比愛人還多,由其是當這隻動物還會講很多骯髒話做很多下流事的時候,徹底抒發了現代人的壓抑。

 

回到正題,還沒上片之前,本來就想針對這兩部片來書寫一番,誰知時間一久就忘了。這兩部影片很難比較誰優誰劣,對我而言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族群,誰教台灣人會看法國片的族群只有兩個:文青與假文青,而這些人本周末都去看電影節了,讓我覺得自己似乎有義務(?)跳出來推推這兩部片,以不甚高的點閱率,呼籲大家電影節的空檔可以去看這兩部的。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新聞  

 

昨晚(6/29)晚上,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前,聚集了15萬個日本人,目的是為了反對7/1政府要重新啟動福井縣的核電廠。這則新聞我不是從什麼媒體上看來的,是透過臉書上朋友轉貼的,受過核災的日本人,一改以往拘謹、服從、不表達個人意見的形象,走出溫暖的舒適圈,抵抗國家這個唯一服從的權力核心,要求自己與接下來世世代代的安全生活環境。

 

臉書上朋友轉貼時,很多人都忍不住指責媒體:台灣媒體為什麼都沒有報導?我不是想為台灣媒體喊冤,但我真覺得這些朋友未免也太想不開了,因為他們跟我一樣,早就很清楚台灣主流媒體絕對不會有大篇幅報導的 (我堅決反對責怪記者,你要知道很多記者就算想報恐怕也報不了),不過我們還是得要找個對象來指責,但我們的指責不會有用的,就跟我們的總統覺得「沒有人」反核一樣,他們不是看不到,是根本不想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ina  

 

我從來沒喜歡過3D電影,如果一部電影有分一般數位跟3D版本,我一定毫不猶豫的選擇一般數位版本,因為3D比較貴的票價已經讓我這個窮人承受不起了,而看3D電影必須戴上厚厚的戴眼鏡 (有時鏡片還很髒),鼻頭上的負擔讓觀眾在觀影時不停提醒自己:「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沒錯,電影的確不是真的,現代的人看到盧米埃的火車進站也不會落跑,不過觀影的過程,我們希望溶入劇情,會希望追求一種虛幻的真實感,不過目前的3D電影的周邊配件都是降低電影真實感的工具,效果仿如電影刻意跳接的手法,提醒觀眾電影的真實都是人為。

 

我覺得這很矛盾,因為3D電影的產生,一開始應該是讓人體會到更多的真實,但事實上,3D反而造成了反效果,到底為什麼還有3D電影的存在呢?電影的真實感並不是來自於3D的仿真效果,如果是這樣,過去的100年裡,沒有一個人真正受過電影的感動。但是每一項技術的發展必有他的意義,也許現在只是一個過程,只是我這個凡夫俗子看不出遠大的未來。

 

因此,當你發現某一些類型的電影,或是一些你覺得壓根就不會拍攝3D電影的電影工作者,使用3D電影技術拍攝了他們的作品,那就一定得去看一看。因為他們知所以選擇這項尚有待加強的最新科技,一定有他們的目的和原因,3D技術在影片中一定有它的意義:《雨果的冒險》講述電影創作與技術之間的關係;《荷索之祕境夢遊》重構了那個遙遠人類歷史的生活,帶領我們走進今日尚未開放外人參觀的古文明遺跡;而溫德斯的PINA...,將舞台與電影兩大虛幻世界融和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羅米修斯   

 

還在法國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曾經開過一門科幻片的課。那位老師有三樣特點:討厭學生拼錯字、長得像史蒂芬史匹柏、還有就是很疼我 (因為我是他收的)。好這不是重點,我以前對科幻片並沒有太大興趣,老覺得科幻片不過就是一種打打殺殺的片型,無腦大胸肌的男人愛看的 (後來發現大胸肌簡直不容錯過),像我們這種有知識內涵的人真的不該觸碰,我們都應該去看高達楚浮尚雷諾侯麥(但後來覺得楚浮的片好難看,高達的...就大方承認看不懂吧!)

 

想想以前的我,思想真是好淺薄,死文青的淺薄。

(以下有普羅米修斯的弱雷)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前陣子我跟一個朋友約吃飯,席中聊天講話時起了一點爭執,弄得最後不歡而散。我們最後爭執的點,也就是讓我認為我們就是不歡而散的那個點,起源於我對這個社會的憤怒。

 

我跟他說:「最近真是糟糕啊!我的臉書上充滿了憤怒,我對這社會充滿了憤怒,真是的!」她問我:「是什麼樣的憤怒呢?」我說:「這社會有太多離譜的事情,如美國牛,就讓我很生氣!」

 

接下來她講了很多的話,我也回覆她很多的話,怒火中燒讓我無法一一記下細節。簡單說來,就是她覺得我應該從自身改變起,才能去改變這個環境。美國牛,如果不能吃,那我們就要學著去吃乾淨的東西,不要什麼都責怪政府。但我說:「政府應該要保護人民不會吃到有毒的食品!我們走到市場,要買到的東西就是可以吃的,而不是明知道這東西有毒還硬要在市場上賣,不是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有辦法去『學』吃沒有毒的東西!也不是所有人都買的起這些『無毒』的食物!」她卻跟我說:「全世界沒有政府是在保障人民的!」

 

我回答:「所以這是應該的囉?」

 

然後我們之後就沒有對話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