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本次旅遊中,在雪壩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其實並不在國家公園內) 所拍到的照片,標語還有中英對照,看來公務單位的「用心」還怕外國人看不懂,只是外國人不看還好,看了不發笑才怪!

我家那小六的小朋友,終於在2008九月即將升級到國中了。

週末回家,聽到媽媽抓著電話只聊一個話題:唸哪個國中好呢?

以前我們唸國中都沒有太大選擇,學區裡的公立學校就那幾家,頂多因為姊姊唸福和 (當時還是男女分校),搬了家之後,頂多為了承襲傳統(???),因此我也得要唸福和,成為姊姊的學妹,如此而已。

現在不同了,聽到我媽跟那小鬼的同學媽媽討論該唸什麼學校時,根本整個腦血管都要倒流了!

「及人中學五月入學考,竹林中學七月入學考,兩家學校都不錯的樣子,都是正常上下課之後,還有課後輔導,老師很會照顧學生,對於成績也很注重,考上學校的機率也不錯,品格教育絕對沒有問題的,這些老師對於學生品格一向十分重視……其實要不是太遠的話,我其實很想把他送到花蓮唸慈濟中學,慈濟一定好,聽說每天都吃素,老師一定也是最頂尖的,平常還有什麼義工媽媽會去幫忙,這些都很好,學生在那裡一定不會學壞,那是一個很好的環境,只不過啊!這個孩子沒有離開過家哩!要把他送到那麼遠的地方,還真有點不太放心,還是就近唸竹林或是及人就好,那裡還有數理資優班……。」

聽著我媽說這些,心裡想:平常我媽足不出戶,哪來這麼多小道消息?怎麼唸國中就得要有入學考?還有,他是怎麼知道品格方面不會有問題,是誰規定私立學校不會有壞學生,也不會有變態老師的出現?我所聽到的私立學校,因為都是有錢人在唸,學生人前人後比較,從小孩比到家長,品格方面光這點我就很質疑,到時候恐怕唸出來的是個只想穿戴名牌的勢力眼 (那我就一腳把他踢到速食店去打工賺錢),怎麼看出來老師對品格一向十分重視 (哪個學校的老師不會說自己對品格教育的重視?只是,他們所謂的品格教育是什麼?不看電影、不聽音樂、不看漫畫、不看小說、不看電視、說一做一、說二做二、唯命是從,這就叫做「品格教育」?講到那個花蓮慈濟中學,說真的還是我推薦我媽的,我之所以覺得它不錯,是因為依山傍水,空氣清新,唯一讓我詬病的地方,是學生每週只能出校一次,看來與世隔絕要不成為和尚,要不成為腦頓的笨蛋,在那裡還是得叛逆一點好,致覦我媽說的什麼義工媽媽,我想他大概把慈濟的師兄師姐搞在一塊了,他所有慈濟的消息都是從我這來的,我壓根沒說過什麼義工媽媽的事情,那些小孩的媽都不住在花蓮,哪有時間去那裡當義工?至於她擔心的什麼小孩子離家太遠等等,這小六的孩子現在連自己搭捷運都不會 (因為我媽怕他學壞、被綁架、沿路不停花錢等等,所以堅持不讓他自己出門),你何必擔心他會自己亂跑?至於數理資優班嘛……以前我們也有,只是這些人今日在幹麻?也許也是跟我們一樣,做一個工作,領一份薪水,掙一口飯吃。

我們家這個小六的孩子,雖然娘不見爹不疼,但不知道前是修來什麼福,搞的我爸媽對他疼愛有加,加到可以小學唸私校 (我們家三個小孩可都是公立學校唸到底,除了我大學不爭氣考到私立以外),三歲就去美國玩,每天要吃什麼有什麼,想買什麼有什麼 (我媽擔心的沿路買個不停,根本就是她縱容下的結果,他跟我出門可是一口氣也不敢吭),現在這個上國中的問題,我光聽就一肚子火,全台灣有90%的學生是唸公立學校,其中應該有90%的人是堂堂正正的做人,另外5%曾經誤入歧途,5%可能一去不回頭,但是唸私校的人誰說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依我看,頂多因為老師什麼都不肯讓他們做,導致其中20%與社會潮流脫節,必須重新適應也是有可能的,我開始搞不懂我媽,難道這個時代之下,她還希望小孩子就是每天關起來只唸書,什麼事情都別碰?我每次回家看到我家小朋友,只玩電動看電視,其他什麼事情一蓋不了解,這到底是常態,還是我媽「嚴厲品格管教」下的奇蹟?

我爸媽把我從小拉拔到這麼大,到現在出門大吃大喝還是花他們的錢 (因為仍楚於下流社會無法支撐爸媽眼中所謂的「平凡飲食方式」),只是,看到他們用20年前的管教方式來指導現在這個孩子,我心裡面不由得為他感到憂心,我好想已經提過很多次,我是高中畢業才能夠開始自己決定是否去看電影,國外研究所畢業才開始體會到看書的樂趣,心裡面不由得覺得,如果當初早一點開始,說不定我今天可以了解的更多、開竅的更早,這當然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不是說我爸媽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也是這樣活過來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去開創,只是,這個什麼都不確定的年代,大家似乎更害怕將自己的孩子放到外邊,越保護的結果,只是讓小孩子更晚去領悟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因此,當我媽說要把這小鬼送進私校,我生氣的其實不是要花多少錢,而是這孩子說不定國中就是過著被監禁的生活,這樣就算這一路順著大人的期望,成為「乖乖的」孩子,也難不成變成「蠢蠢的」孩子啊!

我是一個很不信任學校教育的人,也許我這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令我印象深刻的好老師,就算有,也是在我待在所謂的B段班的時代,那些老師真的是教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告訴我們音樂與世界有多美好,要看書 (雖然我最後沉溺於女子間的鬥爭,還是沒看多少閒書)、要聽音樂、要念佛 (因為老師是佛教徒,所以她深信宗教可以改變人心),最後即使我在當時的功課算是好的,老師還是建議我離開這個班上,去A段班才能考的上公立高中,並且自己私底下運用了不曉得什麼樣的關係,把我送到A段班去,從此我生活水深火熱,遇到了一堆魔鬼,沒事還會抓學生的頭去撞牆 (現在大概沒人敢做這種事了),記得我有一天早上因為數學講義沒寫玩 (因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早上又要考數學,我哭著起床說不要去上學,把我媽跟我姐嚇得躲在廚房竊竊私語,最後我姐決定翹課 (她那時大一) 在家指導我數學,至於我把我媽嚇傻的原因,應該不是我超級大聲的哭號,而是我竟然徒手打死了一支超大隻的蟑螂,這種非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應該把我媽的魂都嚇飛了!

不過,一年後我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是一做公立女子高中,然後重複一樣的事情,前兩年我誰都不理,只拼命玩社團,功課沒有墊底我媽就偷笑了,第三年也不知道是什麼運氣好,就還能考上大學,我媽說佛祖有保佑,我則覺得還好考前一個月跌傷了腳踝,把壞運都用掉了,否則我就考不上了!

只是,這樣的學校生活,給了我什麼?我記得了什麼?說真的,除了那些吃喝玩樂的日子外,我還真的什麼都記不得,唸的書在考完的那天全部一起格式化,所有的東西一切重來,不敢說什麼用都沒有,只是,我更相信的是那些自己去探索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比學校教育硬塞給我的東西有用的多。

今天,當我得知國中一年級被莫名其妙地改成七年級,考試制度變成我永遠不了解的方式時,我更無法相信,什麼學校可以讓人變成未來的棟樑,對我而言,把這些孩子送進深山種菜養雞,每天聽古典音樂,唸古詩看哈利波特,邊看還可以邊學英文,叫他們去菜市場打工藉機學數學,說不定還比什麼幾年國教來的有用,教育變成鬥爭的工具時,什麼人都受害,如果家長們還對這套深信不疑的話,那這群孩子,也許不應該失望的說,以後就沒有了希望,但至少有一天,等他們大了一點之後,會開始想:如果當時我早一點開始,也許我現在就會更好……等等,不過一切都太遲了,那個黃金年代已經過去,我們把自以為培育天才的方式加諸在孩子們身上,完全忽略了他們想要的是什麼,這樣就是對的嗎?上資優班的孩子,真的比較幸福嗎?

我想我媽說我叛逆,不是沒有原因,對於這種大型體制,我一向不太信任,當我跟那小鬼在一起的時候,每次我都會被他弄得氣個半死,因為怎麼這個小鬼連個自己想要什麼都說不出來?(不過想想我小時後好像也是這樣) 想到就很難過,這到底是家族遺傳,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也許是人的腦子出了問題吧!再繼續這樣崇拜名師、名牌、名XX、名OO,而不去注重真正美好的根源在哪裡的話,我想這個島上的人們,永遠都要過著一樣浮動、沒有基礎的日子。

總歸,我們拼命的在搞體制,卻搞不懂,只有體制卻不懂體制的道理時,體制就開始殺人,也許不會血流成河,但人的腦袋從此變成規格化,這一天也不一定不會來臨!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 的頭像
    KK

    KK有話要說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