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設下的界線──《歐吉桑鄰好》與《橘子收成時》

歐+橘
(上圖:《歐吉桑鄰好》劇照,采昌提供;下圖:《橘子收成時》劇照,海鵬提供)


人最喜歡替人分類,分類的標準大小不一:性別、職業、收入多寡、衣著打扮、年齡、是否結婚、有沒有男朋友、異性戀同性戀、男同志女同志;或者,還有其他的標準:宗教、種族、語言、國別、異地人在地人......。我們一直在為「人」分類,一直用不同的標準去評判誰貴誰賤,誰好誰壞,誰是我這邊誰不跟我一邊,然而我們又很會說「人不分貴賤」、「勿以貌取人」。


或者,人本來就有不同,但本質上說來,人真的有這麼大的不同?這些不同,真的如此重要?

 

如果我說《歐吉桑鄰好》跟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沙尼亞電影《橘子收成時》有異曲同工之妙,恐怕會招致很多人的批評。


但我真心認為,這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歐吉桑鄰好》是部美國清新小品喜劇,而《橘子收成時》這部愛沙尼亞與喬治亞合拍的電影,卻是講述阿布哈茲這個卡在喬治亞與俄羅斯中間不為人所熟知的小國家,在1992~1993年之間的戰爭。前者格局小,節奏輕鬆有趣,相當親人,是所有觀眾看了都會喜歡的小品喜劇;後者格局大,以嚴肅的方式去探討戰火與人類的關連,是電影愛好者心目中「藝術電影」的典範,也理所當然受到許多影展的矚目。

不過,這兩部電影沒有誰好誰壞,就好像它們的共同主題一樣:其實不能用影片的類型跟故事背景,去歸類一部片的好壞。


它們兩部片共同的主題是一樣的:只要我們願意放下批判的圍欄,去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就會發現其實我們都只是「人」,而只要願意去理解,就能減少衝突的發生。


歐吉桑鄰好_劇照005    
(《歐吉桑鄰好》劇照,采昌提供)


《歐吉桑鄰好》裡面的每個人物,都不是什麼登得了檯面的人物。男主角文森是酒鬼、賭徒、在外欠了一屁股債、就連房子都貸到沒錢可貸,他是個衰小的傢伙,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家會說他是個個性有瑕疵的爛人,一個不喜歡別人別人也不喜歡他的討厭鬼。他唯一的朋友是個懷了孕的妓女,陪他上床以外,兩人其實好的跟男女朋友一樣,所以他也會跟妓女賒帳。

爛人,是吧?

另一方面,是新搬來的隔壁鄰居:一名離婚單親胖媽媽,拖著一個沒有運動細胞思想又異於常人的體弱男孩,轉學第一天就被波多黎各裔同學霸凌。單親媽媽因為得努力賺錢養家免得孩子被前夫搶回去,於是就把孩子交給了那個酒鬼鄰居帶。也因此讓幾個衰小的人物全部碰在一起。

好了,一堆衰小又不光鮮的人組在一起,靠!誰想看這些爛人的電影呢?

歐吉桑鄰好_劇照013  
(《歐吉桑鄰好》劇照,采昌提供)

如果有這樣的心態,那就真的可惜了。因為,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我們,在那些不光鮮的背後,其實可能藏著光榮的過去、善良、與愛情的柔軟。而就算這些不光鮮,背後也沒啥什麼偉大,但都是小人物拼命往在這社會上掙口飯吃的努力。人不分貴賤,每個人都是在努力過著自己的日子,這也正是小人物讓自己發光的方法,即使光芒只有自己看見。但奇怪的是,人最愛用各種標準去評判一個人的貴賤:有錢沒錢、有車沒車、有房沒房、有男友沒男友、職業、年齡、長相、身高、收入多寡、說話方式、學歷高低……。人的心中不只一把尺,而是各式各樣凌亂的尺去編織出一個篩子,懶惰得連瞭解都不願意。自以為善良的我們,拿當下外表去評判一切,我們其實只是以貌取人的懶惰鬼而已。

當我們看見那些面對社會不公義而無感的人時,內心總會憤怒。然而正是這種不願瞭解對方的懶惰,造救出了缺乏同理心的社會,而有了不同階級、社會地位的懸殊與差異。其實我們只要多花一點力去去瞭解跟我們不一樣的人,世界就可以平和很多。

美國金衛星開獎《橘子收成時》勇奪最佳外語片  
(《橘子收成時》劇照,海鵬提供)

《橘子收成時》講的也是同一個道理,但它講得是更大的題目:戰爭。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阿布哈茲戰爭,戰爭的細節大家可以去維基百科上查查,只是哪個戰爭都一樣,故事的議題是人和戰爭。戰爭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博學的人能從歷史脈絡去找出它的藉口,但不管是哪一場戰爭,終究是人類自相殘殺的行為。不管發動戰爭原因是什麼,但總之戰爭就是一切惡意的藉口,讓人暫時自以為可以失去理性,為所欲為,但追究真正殺人的原因,不過就只是一種「不同」:不同種族、不同國界、不同宗教,總之就是你就不是我,我不想認同你,所以就殺了你。

然而,不管是哪個種族、國別、宗教,都只是「人」罷了,去除了這些人自己所定下來的界線,那些殺人的藉口就完全不存在了,我們可以坐下來把酒言歡,和平共處,那只是人的意願,只要我們不願意去看出那種不同,我們就沒有不同。

Tangerines (9)  
(《橘子收成時》劇照,海鵬提供)

《橘子收成時》是把大的戰爭背景,縮小到一棟小屋子裡,但跟《歐吉桑鄰好》這部小品電影卻述說著一樣的道理:人只是人,只要願意去認識對方,就能減少衝突。


《橘子收成時》提名了美國各大電影獎的最佳外語片,《歐吉桑鄰好》卻大多受到冷落。前者格局較大,嚴肅地探討人性與戰爭,符合現代文青推崇的好電影標準,能受到國際影展關注非常容易理解;但後者卻相當親人,是個笑中帶淚的小品,容易擄獲一般觀眾的心,不管什麼樣的觀眾,都能夠很容易地受到這個好故事吸引。但事實上,很難去分出兩部片的優劣,也很難說那部片比較難拍。電影跟人一樣,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在觀眾觀賞完畢之後,那句真心的「喜歡」與「不喜歡」,才是最實在的評判。

但如果因為故事格局、藝術性(到底什麼叫藝術性?)、得獎多寡、通俗與否,就去區分影片好壞,那就是凸顯一個人觀影視野的狹隘罷了。事實上,兩部片一前一後觀賞,去從中做個對照,看出不同的創作風格,找出各自的優點,是件相當有趣的事。畢竟電影跟人一樣,也是要去瞭解,如果光因為「藝術」或是「商業」這種粗劣的分法,在心中種下了先入為主的評判標準,那不就正犯了「以貌取人」這種淺白的錯誤嗎?

arrow
arrow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