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愛做的事,是每個人心目中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能夠做到自己愛做的事情呢?


我今天在電影界,嚴格說起來,電影行銷界,到底該說是電影、還是行銷,很難去界定清楚,要說這行是做我想做的事情,不如說是賣我喜歡的東西,好像出賣靈魂一樣,到底有多高尚?老實說還不是一樣,電影賣久了,也會有一套模式出來,一開始充滿熱情與衝勁,然後會了解到,賣電影跟賣其他東西好像也沒什麼不同,有產品、有通路、有行銷手段,跟把一個代理產品放到7-11上架之後還得要用各種廣告行銷把東西推銷出去的道理沒什麼不同,只是如果你要我選擇賣電影或是賣牙膏,今天的我還是會選擇賣電影,畢竟能夠認同自己所賣的產品,會比賣個無法激發自己鬥志的東西來的有意義。




前幾天逛敦南誠品的時候,架上放了幾張包裝精美的DVD,這個DVD獨特之處不在於他大盒,感覺上料多實在,只有薄薄的一片,但是精美的設計質感,讓路過的文藝青年都不得不多看他一眼,DVD標題:《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大學時代北野武正紅,這部電影又是所有人最喜愛的一部,大學時代想找錄影帶只有朝盜版發展,盜版畫質差,包裝爛,又讓人賺一手,感覺很不實在,沒想到畢業十年後,有人重新發行DVD,我沒看發行公司是哪家,憑我的直覺就猜的出來是誰發的,今天台灣的DVD只有一家會做這種事:原子映畫。只有他們能夠猜透喜歡這部影片的人的心思,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些人的一份子;也只有他們會有勇氣去購買這部十幾年前的影片重新發行DVD,顛覆商業市場迷思。


公司的老闆算是我的朋友吧!之前在影展工作的時候也曾經同事過,影展過後大家鳥獸散,我到了現在的公司 (那時還沒正式成立呢!),偶然之中與她聯絡上,發現她也正在成立自己的公司,當她告訴我她想要專營藝術電影的DVD發行時,我一方面十分高興,因為有人真的想要做這樣的事情,肯定能夠造福許多愛電影的人,另一方面,我其實也十分的質疑,這樣的事情真的做的起來嗎?當時的藝術電影的狀況簡直只能以「被做爛」三個字來形容,非商業主流的影片不是沒有人發行,但是漸漸呈現沒有質感的疲態,藝術電影院曾經一度讓電影熱血青年胸口為之一振,然而幾年後卻因為不敵商業市場,外加電影院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加以改裝翻修,漸漸的,票房淡了,有戲院收起來,藝術電影院也一度關門,對當時喜愛電影的熱血份子而言,失望兩字不足以形容他們的心情,絕望可能比較恰當一點,如果連通路都沒有了,市場就只剩下好萊塢影片的份,人們就沒有選擇,單一選擇的市場,能夠造就出什麼蓬勃的氣氛,大家逐漸萎縮,然後有這傢伙跑出來說她要經營非主流電影DVD,當時的我竟只以「祝福」兩字回覆她,今日回頭看,當時的我真是膚淺。


人的潛力有多大,從你對你愛的東西能夠付出多少就可以知道,一開始,他們跟一些獨立片商聯合發行一些影片,影片發行說真的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裡面風風雨雨做電影的人聽到的比遇到的多,但是就如同所有的市場一般,都是很現實的,誰也不能怪誰,畢竟生存是每個人所追求的,他們所發行的影片,老實說當時並看不出什麼成績,當時的我甚至還擔心,這樣的經營方式真的能夠讓她的夢想實現嗎?不過,什麼企業都一樣,一開始就成功最後通常都會是個幻象,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走才是最踏實的,兩年之後,電影發行上面雖然稱不上是最最成功的,但是他們總算還是順利塑造出自己的品牌,電影發行或許不是他們最擅長的地方,然而幾套精緻的DVD發下來,也順利創造出DVD品牌精緻度的代表,從一開始的奇士勞司基的影片BOX,到今天全套荷索 (唸電影的人都該看,卻又不知道該去哪裡看,現在總算是看的到)、斯凡克梅耶的《浮士德》 (天啊!那可是某年金馬影展讓我看完既震驚又雀躍的影片!)、北野武的《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當然希望接下來還有很多令人驚喜的影片,對我而言,這個兩年前曾經被我質疑過的夢想,應該算是成功實現了,雖然這個夢想還等待著現實市場的評斷,然而對於一個這樣清楚朝目標前進、並且步步實現的公司而言,身為同業不得不給予他們相當的敬佩與欽服。


從以前覺得,電影總是該朝向商業發展,因此一度腦袋以為什麼東西都要以商業為前提思考,弄到後來覺得自己快要精神分裂,現在的我覺得,發行一部片,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相信這部片、喜愛這部片,即使過程中我們沒有看過這部片 (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很多好的影片在購買的時候可能都還沒有拍完,大家都是在賭,賭一部好片,賭一個票房),我們都必須要相信自己,這會是一部好片,如果自己都不相信,怎麼有辦法全心全力去行銷,讓別人相信這是一部好片並且走進戲院呢?「信念」是重要的,有時候工作到筋皮力竭,搞不清楚自己做這麼多到底是為了誰的時候,這股「信念」就是維持自己走下去的動力。信念的燃料就是熱情,對這些東西有熱情,才能產生信念,才能讓一部影片好的那一面完全展露,這是我所相信的,辦公室同事最近開始一起約去看電影,讓我十分欣慰,畢竟他們並不是只做電影卻不看電影的人 (有很多人是這樣的,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只是覺得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方式),反倒是我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不知道這算是一種迷失,還是算是一種自我的重新發現,如果我看了三遍《八又二分之一》後還是忘記了影片內容是在演什麼,但是在我面前一放我還是認的出來的話,這算是一種迷失嗎?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做電影、賣電影,賣到最後由有時候覺得自己靈魂都賣掉了,以前那個喜歡看各種不同電影的人去哪裡了?我站在誠品的DVD架前,看著原子發的荷索全套,以及奇士勞司基的BOX,這些東西好似我靈魂的救贖,可以帶回原本那個喜歡看電影的我。


電影真的是很不賺錢的一個行業啊!市場上似乎只有美國片可以生存,其他的影片,打平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我常在想,電影這行這麼難做,怎麼一群人還是一窩蜂的衝進來做?電影公司越開越多,到底是為了什麼?人都想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吧!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時,會感覺到自我的存在,這種存在感是如此虛幻,就如同虛榮心與成就感一般的渺茫,這種感覺,讓大家不斷的投入吧!然後在交給現實的市場,讓它去淘汰,最後有人會被沖走,新的人在遞補上來,長江後浪推前浪,應該不是這個意思吧!但是怎麼有一種失落的感覺呢?


我其實也很想發自己想發的片、做自己想做的事,某一方面,跟著大家,我似乎也正在做這件事情,不過,更重要的是,的確需要一部會賺錢的片子啊!俗氣的金錢壓垮許多人,卻也是讓有信念的人繼續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


今天訂了原子的三張DVD:《浮士德》、《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以及《天譴》,老實說應該再買奇士勞司基的BOX,等我有錢之後吧!大家如果真的喜歡,也希望以行動去支持購買,台灣人一向有把藝術創作低價化的想法,認為看電影似乎可以不用錢 (不要以為這是只有俗氣的人會做的事,一般而言會來叫我「給」他電影票的傢伙,通常都是些「似乎很愛電影」的知青),或是一張DVD二手的199就可以買到,幹麻花598去買?相信我,一個精緻的東西、你真的喜歡的東西,598一點也不貴,你買兩支睫毛膏就不只這個價錢了。


而各位說很想看《東京鐵塔》的朋友們,也請以行動支持趕快進戲院觀賞吧!電影的存在,不是只有DVD的收藏,大銀幕電影觀賞時所獲得的感動,只有在你花下280元走進戲院,才能夠獲得,這是一種經驗,一項回憶,也許你無法永遠放在櫃子裡,但是你可以永遠放在你的腦子裡,我也許忘了《八又二分之一》的劇情,但是我永遠忘不了大學時代大銀幕看完影片之後那種激動與難以呼吸的感覺,這就是看完好片子的感覺,然後,當這部影片的DVD放在你的書架上時,它會更有意義,因為你收藏的不只是一部影片,還是一項回憶。


所以,買票進戲院看電影吧!影片下片後,那些你真心喜歡的電影DVD,花錢購買吧!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