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a land.jpg

 

如果你是抱著去看浪漫愛情電影去看《樂來越愛你》的觀眾,可能會得到以下的結果:你會訝異,因為這電影裡的確有浪漫,也有愛情,也有喜劇成分,然而卻跟你所熟知的「浪漫愛情喜劇」扯不上邊,你會看到心痛流淚,走出戲院卻有種想要轉頭買票二刷再看一遍的衝動;或是,你就是厭世型的觀影人,既然大家都說愛情很浪漫也有喜劇成分,所以你就真把電影當成了浪漫愛情喜劇來看,哼哼帥哥美女談戀愛唱歌跳舞有什麼了不起,又沒討論什麼人生大道理,然後厭惡,繼續厭世。

 

不,《樂來越愛你》並不只是一部浪漫愛情電影,愛情的確是最外層的包裝紙,包裹著裡面苦澀的夢想,以及比較嚴肅的歌舞片類型探討。

《樂來越愛你》故事的第一層,就是愛情,為故事帶來情節,為人物的相遇帶來動機。一個故事如果單講愛情,結果一定只有一個,那就是「很無聊」。當然,純愛電影流行了一陣子,也很快就退了流行,因為太過虛無,沒有重量,永遠只適用於青春。一般愛情故事都會加入其他元素:家庭、朋友、事業、性。一個愛情故事要精采,那它必須很複雜,愛情像是個引擎,給角色動機,賦予他們動力。在《越來樂愛你》的故事裡,愛情創造了情節,讓故事得以前進:米亞無意間遇見了賽伯,兩人陷入愛戀,他們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兩人互相鼓勵,然而現實讓相愛的兩人被迫分開,「我會永遠愛你」成了兩人分手的句子。多年之後,兩人再度重逢,他們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米亞已嫁做人婦,有幸福的家庭;賽伯卻依然單身,過著自由的生活。兩人相遇,沒有哭天喊地,只想起了當初如果人生照著他們的期待走,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幸福。而這一切,只能存在於幻想之中。

 

作為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樂來越愛你》裡的愛情,絕對是不合格的,因為它的愛情不完滿,是遺憾。浪漫愛情喜劇,怎麼沒有美好結局?

 

所以,愛情絕對不是電影的主軸,那只是一個外表。

 

愛情作為情節的先驅,到了電影的後段,逐漸引領我們看到了第二層主題:夢想。而事實上,「夢想」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其實比「愛情」更加重要。開場的第一場歌舞──那場一鏡到底,攝影機在高速公路車陣間穿梭,讓我們看見車陣裡的男男女女,為了一圓「電影夢」而趕往好萊塢,這些人多到連高速公路都塞車了(這當然是個誇飾法)。這首歌曲曲名為「Another Day of Sun」,旭日東升,又是美好的一天,我們拼命往夢想的方向前進,即使途中遭遇各種困難,但太陽升起,我們依舊充滿希望。這段歌舞裡,男女主角──艾瑪史東與萊恩葛斯林──並沒有出現,而是在最後,我們見到他們倆也現在這個追夢的車陣裡,掙扎著,不耐著,卻繼續前進。這段歌舞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電影故事的主軸,其實是夢想,愛情其實次要。

 

《進擊的鼓手》與《樂來越愛你》講得都是夢想,那除了歌舞片的元素以外,有什麼讓《樂來越愛你》變得更獨特?《進擊的鼓手》講得也許是一個鼓手邁向職業之路的故事(事實上也像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樂來越愛你》最核心的主題,其實就是「電影」本身。是的,這是一部講電影的電影,只不過它不像楚浮的《日以作夜》直接講述拍電影的過程,也不是高達的電影,以各種構成電影的元素,去討論電影語言本身的意義與結構。《樂來越愛你》所講的電影,除了追夢的電影人以外,當然還有提到電影片場的魔力──賽伯去華納片場找米亞的時候,我們見到了製片廠裡拍攝影片的段落(裡面特別強調了現場收音,講話必須小聲,但事實上,現場收音是連呼吸都不能太大聲),而最主要的,這部片要「討論」的,其實是「歌舞片類型」。

 

歌舞片類型出現在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當時美國經濟崩盤,人民缺乏希望。歌舞片的興起,正式因為這種如夢般的美好生活,讓人們可以擺脫現實人生幾小時,隨著優雅的劇中人一起唱歌、跳舞,短暫地逃避現實。而歌舞片的沒落,除了一個影片類型的生命循環以外,最重要的是社會變遷,人們已經不需要這樣脫離現實的影片類型。不過,電影人們永遠難忘歌舞片的美好,許多導演都企圖再造歌舞片,伍迪艾倫就曾經拍攝過《大家都說我愛你》,讓主角在現實的街道上突然開始唱歌跳舞──讓觀眾們好不尷尬,當然你是伍迪鐵粉就會給他機會放水,但一般觀眾還是無法接受,怎麼好端端一個人會突然在路上唱歌跳舞了起來!這個年代的觀眾,只要在真實街景拍攝的電影,就會很容易將影片中的一切與現實做連結,或是說,在這兩個小時的觀影經驗裡,觀眾的現實被電影中的現實給取代。現實人生裡,如果有人在路上突然唱歌跳舞,應該會有人去報警吧?所以電影裡人物當然也不該突然唱歌跳舞了起來,這樣太不合理。

 

然而,《樂來越愛你》卻成功地將歌舞片與現代生活做了完美的融合,既然歌舞只能存在於非寫實的場景裡,那麼這部電影裡正好充滿了非寫實的元素,也就是愛情與夢想。愛情與夢想,都會帶給人幻想,除了第一場為全片定調的歌舞以外,其他幾乎每一場歌舞,都是進入一個超寫實的狀態:女主角參加派對時的格格不入,一切都像是虛假;米亞與賽伯的戀愛狀態,也是由兩場歌舞來交代;最後米亞講述自己姑姑在巴黎的經驗時,也是進入一個獨語的狀態。歌舞取代的,都是主角在一個極端的情緒裡,一個超脫現實的狀態,因此──在你可以接受歌舞片的前提之下──歌舞場景在這部電影裡,完全沒有水土不服之處。影片當然也有很明顯的致敬,如最後結束時的字卡,特別標明了「美國好萊塢製作」,這不止是對歌舞片致敬,而是對那個古典好萊塢的年代致敬,那時的電影技術還剛萌芽,好萊塢卻早已開始為人類創造夢想。

 

當然,要融入現代人生活故事,當然也得做出適當的調整與修改。這部電影與古典歌舞片最大的不同在於:古典歌舞片絕少有不完美的結局,而這部電影最後還是讓我們見到現實的威力,讓兩人的愛情留下了遺憾。影片最後一段人生跑馬燈,完全是一記最威的回馬槍,打得人眼淚直流:是的,如果這個故事按著兩個人的期待走,他們倆當然會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這樣故事就不動人,因為我們都知道,生活從未跟著期待走。現代人需要的,已經不是逃避現實的幻夢,我們更需要的是認同,片中人與我們一樣,為了五斗米折腰,為了人生奮鬥努力、受挫,必須做出抉擇,有時留下遺憾……這就是現實人生,我們觀眾們每天所面對的人生,而銀幕上的人,就如同我一般。

 

其實,《樂來越愛你》雖然有柔軟的愛情元素,但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卻比《進擊的鼓手》還更狠心,《進》片只是讓角色受苦,《樂》卻讓觀眾切身感受到那種錐心之痛。

 

電影未必講出了我們的故事,但我們卻能夠認同主角,為了故事而感動。對於一個會因為《樂來越愛你》而感動的觀眾,可能你只看到了第一或第二層,其實就已經夠動人了;但如果你只看到了愛情與夢想,就把它歸類在庸俗的小情小愛之中,那或許去看幾部古典好萊塢時期的歌舞片,不要只看了一部《萬花嬉春》就認為男主角繞著路燈轉圈就是對該片致敬(或許是,但我們也看出了這個動作的不可取代性,因此電影裡並沒有安排雷同的歌舞,只以一個小動作輕輕帶過,畢竟無人能取代金凱利,卻也證明了雷恩葛斯林電影明星的地位──他就算做同一個動作,也跟金凱利一樣,帥氣又吸引人,只是唱歌不好聽)。這部被諸多專業電影雜誌與影評人同時選為2016年最佳影片的電影,絕對不是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因為成功融合歌舞與現代敘事的元素,相信《樂來越愛你》還能名留影壇好一陣子,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澤會因為這部電影,奠定他在影壇天才商業片導演的地位。

 

本文同步發表在台大影音Focus網站

arrow
arrow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