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能夠創造出好作品的人,必定是個好人。


為什麼會這樣相信?我想這跟我們常說的「誠意」有關,不是所謂的片子拍得好或是不好,一個有誠意想要把創作做好的人,一定會認真去對待他的作品,對他而言,創作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創做盡力完美呈現,也就是,好好的做出這項東西,他的目的不會只是賺錢,並不是以名或利做為出發點去創造,只是,想把這項他真的想做出來的東西,好好的做出來。


這跟私生活又是兩回事。




私生活究竟能不能評斷一個人是好是壞,自古以來也很難下定論,多少藝術家一次劈腿好幾人,酗酒、吸毒,四處欠錢……,總是,負面形象不斷,但是,這是否能代表他們是壞人呢?比起那些看起來像個年輕有為的好人,私底下卻不停的算計,算計自己,算計人生,算計別人,哪種人,你會說他是好人呢?


之所以會說,能創做出好作品的人,必定是「好人」,我相信,一個創作者,再創作時,必定要帶著一顆純潔的心,坦然的去面對他的作品,作品有時就向自己人生的試紙,測試著你人生的真誠度,如果你心思複雜,諸多算計,你的作品裡一定也會充滿著你內心的複雜與算計;如果你單純,相信著你創作原點想表達的信念,那作品也不會虧待你,即使不能夠完美,但至少可以放進你的誠意,而這份誠意,真的可以感動人。


講回電影,電影要賺錢很重要,因為關係著大筆投資金額,投資人不想陪錢,因此在投資錢會想到回收,這點並不可恥,這是讓電影這行能夠順順利利運做下去的主要動力。不過,投資電影,還是投資一個賺錢的產品?這是兩個不同的思維。


因為希望電影能賺錢,因而以「能賺錢」為立基點,處處想的是「這裡這樣能不能賺錢?」「那樣能夠帶來多少票房?」電影必定處處充滿用錢刻出來的斧鑿痕跡,觀眾不是白癡,也不是冤大頭,花了錢進戲院來看人家多麼想要賺他的錢,沒有人會高興的!也許可以說:「反正他都進戲院了,錢都收了,沒關係啦!」有關係啊!人不是不會溝通的動物,好片會有口碑,爛片自然也會惡評傳千里,片子真的太爛,或是表現出太強的金錢欲望,大家看了不會爽的。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希望能夠賺錢,所以我要拍一部好電影」,能夠秉持著這種心態做電影的,就算拍不出完美之作,但是一定可以吸引某部分的人,而且,抱著想盡力把片子拍好的心態,最後拍出來的片子,要爛可以爛到哪裡去呢?


有人以為,要讓電影這行越來越興盛,救是只要依據著市場流行拍片,但是他們好像忘了,台灣電影也是這樣被做垮的:因為拍某一種片會賺錢,所以台灣就拼命拍這種片,最後因為沒有內容,大家不再相信,不再想被受騙,因此久而久之,就不再相信台灣電影了。


20年前是這樣,20年後,我們還要相信,要跟著潮流拍片,哪種片會賺錢就拍哪種片,是電影工業興盛的王道嗎?


似乎不是這樣的吧!觀眾的需求與喜好當然是需要顧及,但是同時,並不代表內容就隨便做做,反正賣相好就好了,好萊塢賣錢的電影,不是只有賣相,而是聯內容都是十分紮實的,《黑暗騎士》台灣開票票房普普,卻後來居上回鍋奪冠,《瓦力》也是商業影片,不過層次豐富,不同人的需求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神鬼傳奇3》我還沒看,不知道好不好,但是是少人家的特效可一點也不馬虎……,沒有甚麼是可以唬得過人的,口口聲聲說觀眾不是白癡的人,請問,是否應該檢討,自己是否也犯下錯誤,以為觀眾真的是白癡呢?


是啦,有時候我們會感慨:「天啊!某部爛片賣多好,觀眾真的是很白癡……」,觀眾,尤其是台灣的觀眾,需求往往是被廣告宣傳所創造,所以讓某些人相信,反正觀眾的要求就只有到這邊了,我們也不應該做多來浪費力氣,但是,真的不是這樣的,如果真的想做到一百分,何苦要去自己降到50分,連70分的成績都不去爭取呢?當你做到了70分,觀眾自然會看到你70分的努力,如果還搭上90分的宣傳,自然會得到至少80分的效果(希望啦!),但是如果你就只想做50分,那就真的很抱歉,50分的東西就只能有50分的評價,就算有100分的宣傳,買過的觀眾可能還會給你倒扣,因為你騙他!這是何苦呢?做事何必如此短視呢?


至少我是這樣相信的,當創作的時候,只能夠有一種信念:想創作出最好的東西!也許人因為才華不等作品會有所差異,但是真誠的人會做出真誠的作品,算計的人,會做出討人厭的作品。


所以當好人不好嗎?想寫好東西,就去當好人吧!喜歡算的人,最好還是停留在「算」的角色裡好了,又愛算,又想創作,更可怕的,又愛干涉別人創作的人,唉,這不就毀了別人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