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鼓手1  

我不知道分析《進擊的鼓手》有什麼意義,畢竟這是一部結構如此古典的電影。三幕劇:第一幕,無知的奈曼被佛烈契發掘,遭到羞辱;第二幕,奈曼的大反擊以及佛烈契怪獸式的刺激,一直到奈曼敗北,聽從父親陷害佛烈契;第三幕,重回佛烈契懷抱,在舞台上與他廝殺,最後與佛烈契取得共鳴平衡。



或許我道行不夠,所以如此古典的結構,真的無法在分析出什麼了不起的大道理來。技術上執行完美,剪接就跟鼓點一樣俐落,音樂的運用讓整個影片更富節奏,演員演出好得令人無法置信,J. K.西蒙諾那種怪獸式的好今年不給他男配角會惹毛一大票人,而男主角麥爾斯泰勒雖然被很多人嫌醜,但真是個了不起的好演員,眼神嘴角都有戲也就罷,看他認真打鼓時那瘋狂的神情,完全就是把自己拋開沈醉在角色裡的好演員,甚至打到高潮時的那個A片男優般的表情,更是令人訝異(真的能演到這種程度)。雖然獎項都集中在J. K.西蒙諾身上,但如果沒有麥爾斯泰勒這麼極致的表現,《進擊的鼓手》不可能好看,因為他才是這部片的靈魂,J.K.西蒙諾只是刺激這個靈魂爆發的爆點。

進擊的鼓手2  

OK,還要說什麼呢?沒了。節奏抓得好、演員演得好、劇本寫得好、音樂配得好,最重要的是導演導得好。為什麼呢?當年他才28歲就已經拍出這種神等級的影片了(請所有年輕覺得自己很厲害的導演不要再高傲了,走進戲院看看別人多厲害在回家尋找自己的謙卑吧!),至於要怎麼培育出這種優秀的導演呢?不是靠文化部開多少論壇辦多少活動發多少輔導金,而是──好了,我們要走進這回我要討論的主題了:面對一個有潛力的人,你要怎麼面對他?

大家都說《進擊的鼓手》分明是一部S/M的電影。其實我還滿認同的,前提是大家要把奈曼跟佛烈契較勁的過程看做是兩人的性愛關係,我個人完全認為最後一場舞台上的較勁,那種攝影機快速平移的拍法,已經說明了這兩人證在激烈地做愛了,加上最後奈曼那高潮的表情,我說真的,我真的不相信他們在拍攝時不知道這場戲的隱喻。

不過,如果你要說這部片就是老師佛烈契虐待可憐學生奈曼的過程,對不起我完全反對。的確,這部片之中有兩股力量在拉扯,但這股力量並不存在於佛烈契跟奈曼之間,整齣戲裡我們都可以看出,奈曼最認同的就是佛烈契,並且不停地朝著他的方向邁進,尋求他的認同,他們倆都在尋找一個「琴瑟和鳴」的平衡。

進擊的鼓手4  

故事裡那個拉扯的力量,存在於有潛力的奈曼,與極度保護、保守、不求精進的家庭與朋友。那場奈曼與家人吃飯的戲,簡直就是全片最讓人感到痛苦的戲。當奈曼好不容易被佛烈契啟發,開始朝精進邁進時,全家人卻同時替他扯後腿,只問他能否有工作,不要他繼續為偉大努力。他們全都耽溺於世俗的評價,要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過著平凡無趣穩定無味的生活,還說這樣就是「偉大」也罷,還要批判真正的「偉大」。如果說這部片裡有反派,那反派絕對不是魔鬼教練佛烈契,而是奈曼那個永遠會用水果軟糖塞滿他櫃子的爸爸,過度保護自己的兒子,其實不保護他會讓他失去存在價值,但他的兒子根本不需要他,他兒子比他強,但他不敢讓他知道。

尬的!那個爸爸真是他媽的討厭死了!更別提那餐桌上那群討厭鬼,難怪屠殺片第一個殺的都是這種人。

我想,《進擊的鼓手》會成功,是在於這個違背現代主流的設定。在這個充滿無用勵志與小確幸的時代(中外皆然,台日尤其嚴重),所有人都不追求「真」與「精」,全部以「這樣就好了」、「這樣沒關係」含糊帶過,結果就過了含糊的人生,拍了含糊的電影,含糊地把自己貼了個含糊的成就。但這世界上依然有人想要追求一種極致,只是跟奈曼一樣被世俗的潮流給壓抑著不敢反抗,我們其實都認同佛烈契的,我們都需要一個佛烈契,一個能夠刺激我們、朝精進邁進,帶領我們不惜燃燒自己認識完美的精神導師,但這世界幾乎沒有了,大家都窩在一個溫暖的角落裡,拼命替不怎樣的自己臉上貼金,為自己的平凡找藉口,安慰自己「這樣也不錯了」。

「這樣不錯了」是魯蛇的用詞,跟「Good Job」一樣,是語言裡的語言癌,因為那會侵蝕一個人的靈魂。

我想,這樣的設定會讓很多人反省,尤其是創作者。創作者的自信,會帶來一種狂傲,狂傲的人會惹人厭,因為有話直說不符合任何一個穩定社會的需求,力求表現更是在崇尚溫良恭儉讓的亞洲地區無法立足。如果有才,為何不能狂傲?是我們嫉妒?還是我們欣賞力不足?而狂傲者的狂傲,是否就是貨真價實?要有一個敢說真話、敢責備他不足的人來激勵他,他才能往前走到符合自己狂傲的位置。偉大就是這樣激發出來的,偉大不是因循,不是得過且過,也不是溫暖的,更不是讓人保護的。

《進擊的鼓手》看了兩遍,每一次都讓我深刻反省,看完胸口也非常悶,不是電影的原因,而是我深刻感受到,電影說批判的是什麼,而大多數的人會說成魔鬼教練虐待可憐學生,而不敢面對促成偉大真正的阻力。

真羨慕奈曼,我也好想要有一個佛烈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進擊的鼓手 奧斯卡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