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甜蜜客  

 

對我而言,放著一個天才在人世間懷才不遇,跟眼睜睜看著一個物種在世界上滅絕,兩者是同等的心痛。

 

約莫是前年,我去請教了一個「老師」,她說,如果把一個人的靈魂旅程放大來看,我們誕生在每一世,都必定有他的使命。有的人是來改變世界,藉由自己的人生,帶給這世界上的人不論物質或是心靈上的提昇;有的人是來學習,充實自己的靈魂。總之,不管目的是什麼,當這一世的生命結束那剎那,表示你此生的使命以完成。

 

《尋找甜蜜客》是部紀錄片,回憶著尋找當年唱出「甜蜜客 Sugarman」的這位歌手羅利葛斯的過程。這位歌手,來自美國的底特律,他出身低微,是墨西哥裔美國人,鐵打的勞工階級。他在一個充滿煙霧的勞工小酒吧中,拿著吉他,背對著觀眾,唱著屬於勞動階級的歌曲,感動了來自上流階級的音樂製作人,替他製作了兩張唱片,完全不賣。沒有人理解為什麼這麼棒的歌,居然在美國整個賣不動。於是,在出完第二張專輯的那年、聖誕節的前兩週,跟他簽約的唱片公司與羅利葛斯解約。從此,他就像那小酒館裡的煙霧一樣,消失在美國音樂圈,只成了認識他的音樂人心中的一聲嘆息。

然而,像個謎一樣,這兩張專輯莫名其妙地來到了當時還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國家監控嚴密的南非。他的音樂在民間流傳,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他的歌、買過他的唱片,他那反體制、替小階級人發聲的歌曲內容,刺激了許多重要的音樂人,也給予了當地政治改革的力量。這兩張專輯在南非銷售超過百萬張,大家都會唱他的歌,只是,沒人知道他是誰。

 

這真是世界上最離奇的事情之一!

 

於是,有人開始尋找他。多年後,南非取消種族隔離政策以及言論監控政策,而當地有一名記者,以及一名粉絲,開始找起他的下落。將近30年後,找著了,大家都以為他死了,結果他沒死,1998年,他活生生地站在南非地舞台上,做了第一次千人演唱會,他出場時,觀眾歡呼尖叫,他們以為死去的神,居然跟耶穌一樣復活,活生生地站在他們眼前。

尋找甜蜜客2  

 

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稱得上奇蹟的了!更誇張的是,他這麼紅,但在美國,他居然毫不知情,只是做苦力打零工維生,過著低微的日子,但大量閱讀,充實知識,偶而參選,並且落選,但叫女兒們對人生要有希望。

 

我很想問,羅利葛斯來到人世,到底他的使命是什麼?是讓大家知道,真正的天才並非永遠都受到矚目,還是讓自己學到,就算你武藝驚人,好不容易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人家也未必會承認你打敗了哪些人。

 

總之,人生很複雜,說也說不清。所以當人家訪問他時,即使他成了傳奇,他也通常不會發表長篇大論,只是謙虛有禮的回答大家。

 

但是,他在南非演唱會時,至少沒有背對觀眾。而是平靜地接受全場地歡呼,與他們互動,向他們致謝。然後,曲終人散,他又再度回到美國,過著跟以前一樣默默無名地生活,用同一種方式掙錢度日。

 

這世界真是很矛盾。

 

這部片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以形式上來說,這部電影可能不能算是最難拍,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發生過的,也都找得到。靠著一個想都沒想過的主題,以及優秀的「劇本」(是的,紀錄片也是有劇本的),把這部片中可能枯燥的訪談,串成一個「尋寶」的過程,搭配著本片靈魂-也就是主角羅利葛斯的音樂-將這部紀錄片變成如此的精采。也許,寫劇本的人更應該看這部片,研究如何把各種元素環環相扣,把大家內心那個大問號不斷放大,並且在最後,當羅利葛斯出現時,帶來最大高潮。

 

最大的高潮就是他本人,那種寧可堅守在勞動階級,也不會被繁華世界給迷惑那種修行般的意念。這個人不需要出家,羅利葛斯早就脫俗了。

 

他讓我想起最近很著迷的文學家瑞蒙卡佛。他同樣也是出身低微,當他寫出許多優秀作品時,其實是靠著打零工做苦力維生。他寫的故事,其實就是小人物生活的切片,也就是他自己所最能體認的生活。他用自己的靈魂,去換來自己作品的靈魂。瑞蒙卡佛最後還是成名,許多獎項肯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我不是什麼文學專家,一度以為他的作品是在死後才被人家所肯定,為了這件事情我還難過好久,覺得老天真不公平,覺得他要是有更好的物質環境,也許能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然而,看到羅利葛斯的遭遇,以及他個人驚人的選擇,我才發現,也許老天就是要他們在這卑微的環境中打滾,因為他們是上天派來替這些有口無聲的人發聲,因此,他們的苦痛(?),是替這階層的人受的,這是他們此生的使命也不一定。

 

《尋找甜秘客》  

 

這樣講是神化了。不過神化一個奇蹟,跟神化一個凡人,哪一個比較無意義?這部片還引起很多人另一個問題:這音樂這麼好,為什麼就是賣不動?有人會想到行銷出了問題吧?很簡單,許多優秀作品賣不出去時,很多人第一個責怪的就是行銷。但是,好作品賣不出去,或許不單只是行銷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羅利葛斯的那張墨西哥裔的臉,一看就是在美國社會蒙受許多偏見的南美洲臉,加上羅利葛斯這個名字,然後還有歌詞,遠比巴布迪倫還寫實殘忍(我沒聽過多少巴布迪倫,也許不太應該分析他的作品,但至少就我所聽見看見的,巴布迪倫長相是盎格魯薩克遜人,歌詞也不若羅利葛斯來的一針見血,甚至到挑筋剝骨的程度),一個期望著樂觀的社會氛圍,誰會想要聽這種令人難受的歌呢?誰會想要知道勞動階級的生活呢?這太現實、太殘忍,太與想要快樂的慾望脫節,而且還是個墨西哥裔唱的肯定是真的,我要快樂,不要讓我難過的東西。所以這張唱片就不賣了。

 

我猜啦。欸欸,怎麼跟現在台灣到坑底都要勵志、只看陽光不探陰影的氛圍有點像?

 

再說,這張唱片沒行銷就在南非大賣了。真的只能倚賴行銷的東西,是做出來的東西。真正的好東西,只要不要不行銷就應該要大賣,或是行銷做再多都賠,因為常常,有人就是不想要這種好東西。案例很多,原因很多,不必求甚解。

 

但我們還是會怪罪那個唱片公司老闆吧?他明明就知道他在南非大紅,卻什麼都沒做,連錢都沒分給他!這真是過分吧?我看的時候也一樣,內心忿忿不平,因為怎麼可以這樣摧殘藝術家?他的罪行......他的罪行......他在訪談時那種閃躲......讓人好生憤怒!

 

不過,就如他所說的,我們再回想,也不得不同意,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你要跟他追究什麼?而且,當羅利葛斯在南非辦了這麼多場轟動的演唱會後,你會想:「好了,照理來說你應該要過好日子了吧?」不,老爺他沒有,他依然做苦力,依然打零工,依然住在破舊的房子,燒著柴取暖,在積著厚雪的地上踽踽獨行,不是因為他沒拿到錢,而是,他把賺來的錢,都分送給親朋好友了!

 

都分送給親朋好友了!

 

看完,走出戲院,我在電梯裡,突然想到一句話:把一個神放在人世間,他也只有孤獨的份。

 

他也許真是上天派來人間修行的神。而說真的,追問錢的下落?我們都太世俗了點。

 

(不過這並不構成老闆不給錢給藝術家的理由啊!只能說,假使,那個唱片公司老闆有給他錢,他也許,會寫出更多的好作品,或者是,今天這部紀錄片就不是這樣了!)

 

每個人生,真的有各自的目的吧?

 

最後推薦各位務必要去買這張電影原聲帶,iTune上面一張才200元,市售專輯一張不到400。買下時我一邊祈禱,請這筆錢一定要落到羅利葛斯身上,而我則是自從買下那天就開始聽不停。我終究也只是個聽著神歌的俗人罷了。

arrow
arrow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