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娜  

 

上週在友人的賣血推薦下,去看了紀錄片《凝視瑪麗娜》。雖然看完之後一直想寫些什麼,可惜對現代藝術認知淺薄如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起頭。

 

我無法介紹何謂行為藝術,更無法介紹瑪麗娜這位藝術家,因為我所有的認知都只來自於這部電影:瑪麗娜,原籍東歐現居紐約的行為藝術家,在現在的藝術界有很重要的地位,63歲,看起來卻像43歲,單身,之前跟另一名行為藝術家烏萊在一起12年,過著流浪的生活,並且一起創作出很多驚人的作品,最後一個作品,是他們倆人分別從長城的兩頭往中間點走,直到他們相遇後,立即宣告分手,因為烏萊愛上了他在中國的翻譯,並且有了孩子。自此之後,瑪麗娜努力於工作,並且醉心於時尚。她在紐約的現代藝術館有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一樓與二樓分別由其他年輕的藝術家詮釋她的舊作,三樓則是她的新作:現場觀眾可以跟瑪麗娜凝視15分鐘。

 

我想說的,是關於觀眾。

 

《凝視瑪麗娜》是一部紀錄片,導演拿著攝影機拍攝真實人物,這影片「照理來說」是真實的。不過,在瑪麗娜的前男友烏萊去探望她時,他對攝影機說,瑪麗娜時時刻刻在表演,到最後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真實的她,還是在表演的她,而他也警告導演,說不定拍到的瑪麗娜都不是真實的她。這是紀錄片一個隱藏的危機(或特性):人在意識到攝影機的時候會不會偽裝出另一個自己?厲害的導演,如雷蒙德帕東,可以花很長的時間與被攝者建立關係,取得他們完全的信任,進而達到真實;或是直接刺破被攝者的虛偽,這種就要比較有技巧,因為弄不好惹腦了被攝者,說不定就啥也拍不成了。

 

《凝視瑪麗娜》我並不覺得是以上任何一種,但是它直接點出了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依存與荒謬。

 

在片中,我們看到許多觀眾後來簡直是對與瑪麗娜凝視這項「表演」而瘋狂。有人與她凝視之後痛哭流涕;有人徹夜排隊了好幾次,與她凝視了好幾次,覺得此生已足;有人凝視完之後針對表演本身發表偉大意見(如詹姆斯法藍柯,在發表完意見之後還被旁邊的民眾問:「所以你也是演員嗎?」當場很尷尬);有的人會把別人的表演當做自己的舞台,奇裝異服地去與她凝視,當然馬上被架出去;有人雖然不把這當成舞台,但當成與大師的交流空間,一上台就等不及表現自我,只差沒吼出:「我!我!我!跟你一樣,我是藝術家,只有你懂我!懂我吧!」這種,當然也是當場被架出去。

 

我在看的時候,一直問我自己:如果我在場,我會不會想去跟她凝視呢?

 

說實在,我不確定。

 

我們直接跳到影片快結束的時候吧!最後一天的表演,來了一個女孩,她就是上述最後一種人,輪到她的時候,馬上感動的脫光自己的衣服,要讓瑪麗娜「了解自己」,也因此屁股都還沒碰到椅子,馬上就被警衛架走。那是演出最後一天,瑪麗娜早已身心俱疲,萬一「表演」中斷,前面的所有努力就白費了,因此當架走那女孩之後,警衛緊張地說:「得趕快找個人遞補,不能讓表演中斷!」

 

 

「不能讓表演中斷!」當整個表演被炒到瘋狂的時候,恐怕許多人都忘了這只是一場表演。一開始,觀眾會抱著好奇心,與她凝視,看能得到什麼,或是看看這到底是在搞什麼,這是一種很基本觀賞表演的心態:你們在演什麼戲?可以感動我嗎?我是否可以了解你呢?然而到最後,那些願意徹夜排隊的粉絲們,內心懷抱著應該都是更高的期待,或許他們不只想知道表演想表達什麼,而是更進一步的希望表演者可以知道我什麼,讓渺小的自己終於有一個被看到的機會,或許是被媒體,或許是被表演者一人就好。

 

怎麼說呢?整個現場最清楚狀況的,應該就是工作人員跟警衛了吧?

 

讓我先跳開瑪麗娜,講一下我現實生活中經驗。在我的工作領域裡,會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藝人,有的知名藝人會吸引為數眾多的粉絲,有的粉絲真的讓人佩服,她們可以不停地追隨自己的偶像,把他們當做天神般崇拜。有時候,他們會做一些事,讓偶像知道自己的存在,而一旦自己被偶像提及,她們就能得到滿足;有時候,粉絲追星久了,會把偶像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一般,好像對方了解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事,有「畢竟我都這麼了解你了!」這樣的心態嗎?有時候我看著這些粉絲像跟自己認識十年好友一般,與眼前的這個陌生人說話時,心中都會揚起一股違合感,畢竟在工作的時候與這些人長期相處,我都不敢說自己了解他們了,你們怎麼可能了解他們呢?

 

這其實無關虛偽、也不是做作,而是人本來就有兩面,有給大多數人看見的一面,以及只想給熟悉的人看見的一面,因為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有一些不太可能被大多數人同時理解的行為與想法,但是世界上有另一群人-也就是所謂的親朋好友-可以理解人的這一面。而這些藝人,當他們是處於工作狀態,當然就會表現出工作上專業的一面,你絕對看不到他們賴床上廁所擤鼻涕這種畫面,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演出,演出到什麼程度,就看觀眾觀賞他們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連現實生活都不放過他們,他們也只能不停地演出,這說實在怪不了他們。而也因為有了現實與演出的反差,以及觀眾無法分辨表演與真實之間的界線,狗仔文化才會即使不道德卻依然吸引大多數的人。

 

表演,不管是哪種形式,都不會是「真的」:你知道人在台上死了不可能是真死,但台上演員要跟你說話,一旦把你扯入表演之中,你恐怕就信以為真了!當表演與現實之間的那條界線被打破,很多人就會陷入表演的世界裡,有的人更會把表演帶入現實生活,信以為真。所以看電影時,萬一片中人物看鏡頭,觀眾會被嚇到(雖然60年代就很多人這樣做,但今天依然會嚇到不少人),而看演唱會時歌手跟台下的聽眾說話時,大家也會覺得那是歌手「真的那一面」在說話(難怪我這麼討厭聽演唱會時台上的表演者對著台下觀眾演講)。

 

然而,這不過是一場表演!

 

走出戲院,我在想,那些想讓瑪麗娜了解自己,或是想成為瑪麗娜表演一部分的人,也許真的沒搞清楚幾點:一、瑪麗娜是表演者,不是算命的,如果你凝視她凝視到痛哭流涕,那是她的表演成功了,你就跟看完電影之後大哭一樣擦擦眼淚離開現場,然後去吃碗魷魚羹填飽肚子還不錯;如果你想要她了解你,那......不管你找誰總之不要找她,畢竟人家又不認識妳,看完這十五分鐘後,以後在路上跟她打招呼,她也不會記得;二、踩人家的場子真的是很沒禮貌的行為,你家的家教真的這麼差嗎?

 

這只是一場表演,我們只是觀眾。如果演出與觀賞有階級之分,觀眾絕對是最低層:我們付錢,希望被受到操控,希望你讓我哭讓我笑,因為我只有眼淚跟笑聲是真實的。觀眾如果忘了自己的位子,打亂整個表演的秩序,演出會失控,世界會失序,就好像幾個不同星系突然融合的大混亂......好吧,沒那麼嚴重,世界不會因此毀滅,但當場所造成的錯置感,絕對是讓人尷尬並且不舒服的。

 

但,就算只是表演,表演中也有十五分鐘的真實:當瑪麗娜的前任情人烏萊與她凝視時,她眼淚完全止不住地一直流下來,而我,一名渺小並且不打算讓她了解自己的觀眾,在此刻也完全體會到她的感情,眼淚像水龍頭一樣嘩啦啦流個不停。

 

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此時的瑪麗娜是真的還是假的?紀錄片的原則就是:你覺得是真的就是真的!就好像你看劇情片,雖然你知道是假的,但你感覺是真的,那「這電影裡的世界就是真的」。

 

不過,離開事件發生地點,不管是美術館還是電影院,或是某個巨蛋演唱會現場,請記住:這不過是一場表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