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rtist-Poster  


如果今年的美國電影有一個主題,那對我而言,這個主題應該是:電影史。

電影發明至今一百多年了,今年突然迴光返照的來了部黑白(默)片《大藝術家》,橫掃美國所有大小電影獎項,也使一堆平常沒有特別在對默片歌功頌德的觀眾,突然開始讚賞默片的美好。而另一部差點在台灣電影市場被無情「放水流」的3D電影《雨果的冒險》,也因為勇獲11項奧斯卡提名,而被臨時救上岸在台上映,意外的有還不錯的成績(這可是大導演拍的3D電影啊!)。


《雨果的冒險》上映初期,我並沒有在國內,感覺上台灣的討論聲浪並不如《大藝術家》來的熱烈(可是雨果的冒險票房可比大藝術家好很多)。其實我很喜歡《雨果的冒險》,看的時候不禁讚嘆馬丁史柯西斯是個如何熱愛電影的神人,而他在雨果裡所提到的一切細節,也著實反映了電影圈的現況,不過《雨果的冒險》所討論的電影現實面,相較於《大藝術家》大家比較看得到的情感面而言,實在是複雜難懂,這或許是較少人在討論雨果的原因(不過這也不代表《大藝術家》就是一部頭腦簡單的片,默片走向有聲的歷史也相當繁複,不是我們這種凡人能夠輕易解碼,只是《大藝術家》有一個簡單易懂又感人的故事,加上多金加持,自然會吸引不少人發表意見了。)

我並非什麼電影學者,也不敢貿然晉身與許多達人齊名。而這兩部影片,都是我回國之後的必看之首選,而這兩部也都與電影發展史息息相關,在此就略表粗淺意見,而非大聲張揚之「影評」之作(哪輪的到我來評呢?)

先講講我看《大藝術家》的過程,我想這點就可以簡單顯示出這部片的成功之處。我本月22號搭機返台,泰航上有很多最新影片,有強愛德格、諜影行動…等等很多很多片,不過我英文聽力沒好到連人家國家秘辛密碼行動全部一聽就懂的程度,泰航上的新片也大多沒有字幕,於是挑來挑去,我選了《大藝術家》。

很簡單:默片,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吧!

The-Artist-lscp-+-dog1  


很多人討厭在飛機上看電影,因為銀幕小、干擾多(一下小姐你要不要喝小姐你要不是要吃小姐請繫安全帶的,我連隔壁吃爆米花時像在摸彩發出聲音我都會受不了了),所以通常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大藝術家》是黑白片,而且大多數時間「沒有聲音」(你該說他是默片嗎?他有聲音啊!主角最後有講話耶!),以我們的觀影經驗,這樣的片子最不適合在飛機上看了(因為會睡著,承認吧!),但是《大藝術家》在這頗受干擾的飛機銀幕上,讓我前前後後哭了三四回:簡單的故事、簡單的結構、古典默片時期的重複老梗,卻能讓人如此感動!

「說好故事」這個讓電影感動人的最基本守則,在這樣一部看似簡單的電影裡,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有的電影很深入,但是很複雜,複雜到必需要演員開口說才說得清,而默片僅有幾張字卡,《大藝術家》靠著古典的剪接模式,簡短有效率的把故事說明白。這一部「講電影的電影」裡,扯到了經濟大蕭條、無聲片轉有聲片、明星的隕落與新星的崛起、歌舞片的興起等等,歷史的元素與古典好萊塢電影時期的各種類型元素也被一一放進來,而我如果半瓶醋不到就跳進來猛講,恐怕就會暴露出我的不足惹人訕笑了。

雨果  


以前唸電影史時,老師劈頭講的第一句話,就是「電影的發展跟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電影不只是故事與演員,其實它緊緊地與科技發展拴在一起,要不是愛迪生發明攝影機與放映機,今天哪來的電影?因為不同的技術,讓電影創作者有了不同的拍片硬體去使用,才能有今天此般的電影局面。《大藝術家》電影的敘事裡,並沒有放棄這一塊的論述,但是他回歸了原始的電影模式,依然創作出一齣想看淺能感動,想看深能寫論文的好片,或許這正是他在美國能受到各種獎項加持的主因(我想好萊塢最討厭看不懂的電影了)!

相較之下,馬丁史柯西斯用3D拍攝《雨果的冒險》,是一項截然不同的選擇。《雨果的冒險》所講述的是法國默片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葉在一次大戰後被人重新發掘的故事。當我跟我朋友說這部電影我看的時候哭了三次,他疑惑的看著我說:「點是在?」是的,這部片如果是愛電影的人去看,能看到更多東西,而非僅僅是「冒險」而已(其實說穿了這段「冒險」放在現在好萊塢規格裡根本會被人家喊退票的)。

念電影的人一定要知道梅里葉是誰,你要看一個鏡頭說不出《月球之旅》的片名跟導演的話,肯定要被當掉的!他算是科幻片的始祖,原本是魔術師,看到盧米埃的電影之後自己也散盡家財,蓋攝影棚弄攝影機,投入電影拍攝,只是他的主題在那時就已經有各式冒險:有外星人、能登陸月球(那時還沒登陸月球)、上山下海、珍禽異獸通通跑出來了。

lune  


電影史只上到了這一段,後半段就沒人清楚梅里葉先生最後到底怎麼了,《雨果的冒險》獎的正是這一段。事實上,梅里葉如同片中所說,一次世界大戰後,大家的口味變了,不再看他的電影,而他的所有錢財,早就全數投入了電影之中。最後他的攝影棚被查封,他把所有的膠片賣給了廢物處理廠(電影裡說試製成鞋跟),然後輾轉到了蒙帕拿車站,落寞的經營一家小型玩具店,直到一名電影刊物記者把他挖出來,他才又重新受到影壇的接待,最後被安排在法國電影人退休中心度過餘生,死後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茲公墓(那個退休中心我們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我想台灣很多電影人老了之後都會有需要)。

melies_georges  


我很討厭3D電影!我想很多人跟我有一模一樣的想法:電影是要讓觀眾進入一個虛幻的世界,3D電影也許是這樣的概念,不過一不好電影其實根本不需要3D,就能夠讓觀眾融入這個虛幻的世界,3D只是一種干擾(戴眼鏡,而且很重),而且增加票價的做法。

馬丁史柯西斯居然用3D技術拍了一部《雨果的冒險》,看來他並沒有很認同我的看法。

仔細看《雨果》,其實從頭到尾貫穿全片的主題,就是「機器」,機器的概念化成齒輪,在車站的鐘塔、督察員的義肢、手錶、機器人這些地方不斷地出現。

先跳出來打個岔,馬丁史柯西斯本人,近來成立一個修復影片的基金會,因為影片會隨著歲月而氧化、破損,甚至化成灰,因此他到世界各地尋找優秀影片,將它數位修復之後保存下來。包括楊德昌《估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及近年來我們在金馬影展上所看到的許多數位修復過後的老片如《紅菱艷》,都是由這個基金會所修復。

說實在,現今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比馬丁史科西斯更愛電影的了!

martin  


電影「數位」「修復」,膠卷的確難以保存,數位只要突破影片格式的問題,就可以流傳到永遠。如果沒有了「數位」,那些影片恐怕難以修復保存。科技的進步的確是電影發展最主要核心,沒有的科技,很多事情都是不可能。馬丁史柯西斯在《雨果的冒險》裡,特別將「機器」與「電影」的關聯顯現出來,而梅里葉的故事,是將電影「夢想」的這一塊拉出來,於是成就了整部片的豐富。試問有多少人,老師只要在課堂上播放《月球之旅》馬上入睡?然而在《雨果的冒險》裡,當我們把歷史結合,梅里葉的電影只要一放,許多人都流淚了!

《雨果的冒險》是馬丁史科西斯給電影的情書,道盡電影科技發展的輝煌、藝術家夢想的美好、以及商業市場觀眾口味輪替的現實,這些元素在今日的電影圈都還存在,在好萊塢的工商業體系內更加明顯。於是再討厭3D的觀眾,見到了《雨果的冒險》也只能乖乖戴上眼鏡,因為3D的確也是電影發展至今日的最極致,影響了電影拍攝與商業市場,並且將某些「夢想」的成分往前推,讓做夢多了一維的空間。

我想我必須在大銀幕上再看一次《大藝術家》,可能我會感受到小銀幕上所沒有的震撼,不過看電影的時候,跟什麼電影史發展默片多難拍有多偉大等等無關(無怪乎有友人在噗浪上要喊「不如先去看《詩人之血》」,名嘴們在此時全都變專家了不是嗎?),而是最簡單的看電影VS喜歡與不喜歡。

《大藝術家》給與觀眾簡單的感動,與《雨果的冒險》明顯的電影史主題,今年電影史的確返照了,或許未來電影系的學生念電影史比較不會那麼痛苦。不過這一切都是好萊塢的片廠工業體系的產物,說實在,與台灣本土的電影是否有這麼大的關聯?也許自己的東西,應該在自己的土地與歷史上去追尋才是最實際的。

the_artist-bejo-07  

PS 不過大家會不會覺得,以往古典好萊塢的電影裡,總是男性主導,男性拯救女性,不過《大藝術家》打破這個概念,女性不是藉著男性的扶持而成功,而且最後還幫了男性一把,這點倒是挺難得的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