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文章標題,一定會馬上回答:廢話,當然可以!

 

然而,前陣子跟師兄與翔文聊天時,師兄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他覺得現在台灣整個電影產業,對中老年人而言,都很不親切。

 

好樣的,我都沒想到過,可是我切身卻常常在遭遇這種狀況。

 

我常帶我娘去看電影,媽媽年紀大了,我不會帶她去看太需要深層思考的影片,因此我會選擇給她看的,通常就只有話題性大片如阿凡達 (我娘說超好看),或是華語大片如葉問、色戒等等。

 

我不會帶她去西門町的戲院看電影。試想:一個65歲雙腿不太好的老人家,要她穿越西門町這個充滿了快步走路大聲喧嘩小孩的區域,為了只是看一場電影,別說她想到就快沒力,我想到都快緊張死了。因此,我會帶她去看電影的地方無非是附近有百貨公司的大型影城,這樣她看完電影還可以去吃吃買買。其中以微風國賓影城我最愛帶她去,並非我最喜歡微風國賓,而是我有國賓的會員,我可以在家裡用網路把票訂好,開演前去現場領票,不必排隊等太久就可以入場看電影了。

 

不過,重點來了,絕對是我帶我媽去看電影。我媽她自己很難自己去看電影,除了《鑑真大和尚》,為了要趕上「佛法界的潮流」,她勇敢地跳上計程車,對司機說「今日戲院」(她也是運氣好遇到一個熟西門町的運將)。

 

回到師兄講的理論,台灣整個電影產業對中老年人而言,是很不親切的,因為我們很少去想到他們的需求。我們都以為,人到了一定年紀,就不會出門看電影,寧可在家看DVD跟電視,然而,這是一種必然的轉變,還是只是現實所造成的事實。這個電影產業,從上到下,所設定的消費族群,都是18~35歲的未婚族群。不過,難道這一定就意味著這些人的確沒有需求?事實上,許多瘋狂 (或出乎意料) 大賣的電影 (如海角七號、艋舺、父後七日),不就是因為打開了這群人以外的需求神經,讓他們走進戲院,才有了出人意表的商機?

 

仔細回顧一下台灣電影產業從上到下的每一個環節:創作,從影片發想的主題就很少是年紀大的族群能夠吸收消化的;發行,影片本身既然就不是年紀大的族群會消化的,當然宣發要做到年紀大的族群也很難,而我們常做的預售票、宣傳所做的通路與方向,也不是這些族群會觸碰的地方或是他們理解的方式 (應該很少年紀大的觀眾會知道怎麼買預售票吧!);戲院,現在所流行的綜合影城不論在裝潢及售票方式上,對於年紀大的觀眾而言都是有很大的距離的 (你能想像一個年紀超過60歲的觀眾走到人山人海影城,還要排20分鐘的隊才能買到票,這對他們是多大的折磨嗎?)。

 

不過,整個產業其實環環相扣,要特別把某一個方面拿出來改變,其實是不可能的。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要為了吸引這些人,因此得要做出轉變,而是,既然要成為一個產業,「有的時候」就得要顧及他們的需求。電影創作者,可以拍一些這個年紀的人也可以消化的電影 (其實只要夠通俗就可以了),他們的人生走了一大半,經歷了許多,生命中很多部分能夠觸動他們,但也不代表他們想要跟年輕人一樣不停思考生命的意義 (畢竟他們也都很努力的活過來了);電影宣發,也許這一塊不是這麼好掌握,因為既然做電影這一行,我們與他們就可算是不同的世界,然而我們的工作,不就是要盡量走近每個人的世界嗎?或許我們可以偶而放下身段 (相信我,我們都有身段),盡量與不同的人融和,這很難 (我知道),但我們還是得要去觀察,或是借用別人的觀察,來達成我們的目的,總是用得上的;而戲院端,當然不是叫影城馬上全面簡單化,我想他們一開始所設定的族群就不是這些人,但真的可以有一些戲院,是以這些人為主要族群,如以往的長春,偶而,也可以放放一些商業電影 (也許不一定要首輪),我們父母那一輩也許會想看阿凡達,但他們可能不趕著上映前三周就非看到不可,或是一定要看到3D IMAX版本不可。

 

總之,他們的確是一塊長久被忽略、卻能夠被開發的市場。我們長期忽略他們的需求,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渴望。

 

寫一這篇,並不是想批評什麼,其實反而更像是一個自我地審視。台灣的電影(產業)鏈,常常是電影創作者當老闆 (因為他們自行籌資拍攝),宣發與創作常常是兩個世界,看待「產品」的眼光的確有相當大的差異,不過,一個是生父母,一個是養父母,這個差異不是在愛的程度有多少上頭的比較。而導演監製們,沒有長期在電影宣發市場上操作,與實際執行的人員觀念上當然會有很大的落差,比如說,有的人會說,導演們總是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某部分說來,其實是事實,這就好像別問一個投入一部片宣傳的企宣人員,他現在做的電影好不好看,相信我,孩子雖然不是他生的,但他絕對不會跟你說自己孩子養得不好。然而,創作者們有時候會說,宣發人員都愛用「傳統的方式」去宣傳,這句話通常會引得許多宣傳人員不滿,因為,何謂「傳統的」宣傳方式呢?

 

我想,這只是言語用詞上使用的差異。我們必須承認,宣傳發行做久了,很容易陷入一定的模式:某些事情非做不可,某些事情沒做又不心安,又有某些事情,好像做了也沒用。然而,每部片都是不同的產品,我們的確是需要用不同的想法去面對它。我認為,這些導演們口中所謂的「傳統的宣傳方式」,應該只是基本該做的都做到了,卻沒有針對影片本身量身打造的行銷模式,而電影行銷發行並不能用生產線的方式去操作,固定下廣告下立牌印海報印DM做映後座談就OK的。每個小孩該喝什麼奶粉、該吃什麼餐飲,絕對是不一樣的,搞錯了就會脹氣拉肚子;每部影片,該吸引什麼樣的觀眾,能用什麼方式去吸引觀眾,當然也會有所不同,而這種想法甚至在拍攝前就應該要想到。不是每一部片都一定要做到五億四千多萬的票房,但如果這是一部故事精良製作完整的電影,表示製作的人一定很清楚自己作得是什麼樣的產品,要抓出哪一些觀眾應該會愛看,是有可能的。而也希望創作者能夠聽一下長期在做電影宣傳發行的人的意見,也許他們很現實、很愛講大家不愛聽的話,不過他們的工作就是得要現實,因為什麼都是數字、現金、票房。宣傳發行人員也許會提出很多工作內容,對於製作人員而言是會影響工作進度的 (當然,跟你說我拍戲拍到一半要給我停下拍照,或是拍攝期要給我幾天拍照,原本兩個月的拍攝期就是硬要多加好幾天,當然有影響),不過電影產業本來就包括了製作、宣傳發行、以及戲院,每一環都是需要通力合作,並沒有任何一環特別偉大,可以傲視所有人,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我們必須謹記這一點。

 

從中老年人市場扯到同心協力,還真是扯遠了。這篇文章從2010年年底壓到今天才敢刊出,實在是因為害怕觸怒別人,但這是一個需要同心協力的產業,不但是需要嘴上喊,更需要得是實際做。只聽到四處亂飛的口號,卻沒有真正的執行,一切不也就是浪費資源而已啊! 

 

今天在中國時報上看到這一篇:陸國產電影,能挣到錢得不到兩成,感觸尤深。大陸市場起飛,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個實現夢想的理想國,卻忘了大陸市場從審查制度開始就是重重限制,而真正賺錢的,依然是那些規畫精密、知道要賣給誰的電影,絕不是拍什麼都會賣。大原則依然是一樣的:假設我們想做的是自己想拍得電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那就拍吧!但就別太追究票房得好壞,因為那本來就不是當初拍片的最高目的;但假使我們想做的是大眾愛看的商業電影,那就真的得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思考,市場跟商業是一體的,高段者眼光獨道,能帶動市場,段數較低的至少也能順應市場,總之既然想要商業,回收回來的數字就是衡量成功的指標,其他都是自我安慰的鎮定劑。

 

好像又越扯越遠了,總之,一起努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