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琴狂

首先,這是我搬家到痞客邦之後第一篇文章,痞客的朋友大家好,現在我也是痞客了!

然後,我要對海鵬電影願意引進幾部紀錄片的勇氣致敬,而且這不片跟接下來那部芭蕾舞片 (片名有點長記不起來) 都已經在金馬影展放映過了,真希望觀眾願意在進戲院支持他們一次。

而我,因為怕《我為琴狂》這部片一下子就下片了,因此第一周周末就衝去看了,適逢梅花戲院重新開幕,首周票價123元,因此票房還不錯,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覺得所有作電影行銷的人,由其是會作到國片行銷的人,都應該去看這部片 (但這樣好像也沒推銷到多少票,因為這樣的人並沒有很多)。


《我為琴狂》是一部記錄片 (是我又說廢話了),記錄知名鋼琴製造商史坦威鋼琴的首席調音師 (名字很怪叫什麼我也忘了),工作上的點點滴滴。至於那位連名字都記不得的首席調音師到底是哪位說真的對一般觀眾而言實在也沒那麼重要,不過他會遇到的人可都重要的了!各個都是鋼琴界的大師、藝術家,喊水會結凍,出片會大賣的那種,而他,對,就是那個首席調音師,要負責替這些大師、藝術家們,搞定他們的鋼琴。

鋼琴鋼琴,你以為只是一台機器嘛~這話說出來會被很多彈鋼琴的朋友揍吧?但恐怕對於我們這種對音樂一知半解的人,鋼琴好像沒有這麼複雜啊!不就是黑鍵白鍵手指放上輕輕一壓,叮叮噹噹聲音就跑出來了!我們不會彈的就只能叮叮噹噹響啦~不過那些厲害的彈出來就是美妙樂章,可以讓人沉醉其中......或是讓我們這種不懂的人有一段好眠。

我想我光寫到這裡應該已經氣死不少音樂愛好者了,但請先息怒,我這樣寫是有原因的。

在回到先前講的,我特別強調那位說真的長得有點呆版的調音師,面對的都是「大師、藝術家」,要搞定他們的鋼琴,壓力可是大的超乎想像。因為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能聽到人所聽不見的那部分:不同的音色,針對不同樂章要有不同需求。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是因為他們腦子裡裝的永遠跟我們這些凡人不同:要求的東西永遠更細微、想要的東西永遠多更多、同一樣東西就算沒有改變,但是他的狀態改變了 (有可能只是吃了一頓飯、睡了一個覺之類的),然後就改變了。然後我們這位剛剛說外表有點呆版的調音師,頓時臉上就會千變萬化,從他的表情裡,我們見到了真正的平靜裡暗藏著「幹,怎麼又來了!」「哇咧,這是瞎碗糕?」「你再講你再講老子想拿扁鑽把你A下去」的波濤洶湧。

不過,外表呆版的調音師,即使內心再波濤洶湧,外表依然平靜,樂意為所有的大師解決問題,大師一停指,調音師立即衝上台,隨時待命為你解決問題。大師一皺眉,調音師立即向前,檢查鋼琴的每一細節。總之,調音師就是處在發條緊繃、使命必達的狀態,不得有任何抱怨,因為音樂是至上的,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服務音樂,真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真的怎麼鑽怎麼扭怎麼裝機關都沒辦法解決的話,大不了換一台鋼琴給你囉!史坦威是做鋼琴的,雖然每一台鋼琴都有不同的特色,換一台給你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他家是不缺鋼琴的 (但恐怕缺人把鋼琴搬進來,這就是問題了,但不管怎樣該搬進來還是得搬進來,沒得選了)。

他會回家想破頭,想出一個辦法「看來應該有機會」滿足他所服務的藝術家,面對他的藝術家,他總是興奮的解釋自己想到了什麼好方法,可以如何又如何的解決這個問題,等到真的一試,藝術家就在雞蛋裡挑骨頭了!就是有點地方不太對勁啊~~然後調音師的臉上從興奮立即垮成沉思,他沒有時間發火,馬上又陷入了另一個思考裡,思考著怎麼解決這問題......。

這是命啊......勞碌命。

這位外表呆版的調音師,你以為他就是個技術人員嘛!錯!只是技術人員怎麼聽得出音色的不同呢?看他在調音時,自己也得彈上一段,彈的也不錯呢,有時也會有一些狂想,想要改造鋼琴什麼的,好像自己出來彈也不賴啊!不過,他彈的再好,再怎麼能玩,他終究就是一個調音師,一個專業、並因此受尊重的調音師。他的特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藝術家,提出什麼再看似無理的要求,他都願意盡全力去達成,決對不說不可能。

我只是一個不懂音樂的普通觀眾,我不識這名調音師,在影片中出現的諸多鋼琴家中,也只聽過一個郎朗,但我看到了這名調音師對自己的尊重,還有別人給的尊重 (裡面的鋼琴家提出的要求再怎麼機車,也從不會對他口出惡言或擺出架子,或許是因為人家也是個「首席」吧!)。

我說,做國片行銷的,每每遇到不同的電影導演,每個導演都是一個藝術家,每個藝術家都有他的脾氣,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天馬行空,大多想法不切實際,而行銷的人,面對一個與我們不同的大腦,好的行銷人得用對方聽得懂的方法解釋給他聽,再不然就是盡量達成他們的要求,唯一不同的一點,就是拍電影跟做行銷好像真的是兩碼子事,只是拼命服務藝術家的要求往往是不可行的,然而要解釋到讓對方了解安心,這是另一個使命必達的工作。然而,相同的一點,他們都不能說不,當真的不可行時,他只能說「為什麼不」。不同的是,行銷人可沒有多的鋼琴給他換,很多問題還真希望琴弦轉一轉就可以解決的了。

對於不懂的外行人,他們看電影時,也就是跟聽鋼琴演奏一樣,彈出來就是叮叮噹噹,要不讓人感動要不讓人沉睡,不過他們也不會理解太多細節了,就如同我不會理解諸多元素原來會影響鋼琴音色一樣。一般觀眾,看電影就是看電影,好看能感動就是好電影,看不懂的就是難看,一張票300就是這麼簡單,然而背後隱藏了這麼多瑣碎的細節與溝通。鋼琴演奏CD售出時,大部分聽眾不會知道原來演奏前跟演奏時調音師都得隨時待命;看電影時,觀眾也不會知道行銷人員得三個月跟著這部電影。每一行都有一個重要但記不住名字的人,也許做電影行銷的就是這個人。不會有什麼獎頒給調音師,說他得了個最佳調音獎;也不會有什麼獎頒給行銷人,說他是最佳行銷獎,因為調音師的獎,就是這場演奏順利了;行銷人的獎,就是這部片大賣了。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因素無法贅述,不過簡單看起來也就是如此了。

所以為什麼鼓勵大家要去看這部片呢?不是因為看了之後就會有什麼啟發,你的人生問題就會因而得到解決,而是看完了之後,許多疙瘩多少能比較放的下。

只是,有時還真希望面對的是一架鋼琴,扭扭轉轉就可以解決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