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玩,未必無聊


我開始一個人旅行是三年前,原因很簡單,因為找不到別人陪我去,但我想要去,所以只好自己去了。矛盾的是,在此之前,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一個人旅行的樣子,就連我在法國三年半的歲月裡,我都很少獨自走巴黎→南錫之間以外的路線,而現在的我居然對於一個人旅行怡然自得,只能說人生真是難以預料,連自己都猜不中自己啊!


當然,有些地方真的不太適合一個人去,或是要我選擇,我寧可不要一個人去,如東南亞、昆大麗香格里拉等地,有個人去一起照料好像會好些。兩個人一起同行當然會有好處,可以一起分攤房錢,吃飯的時候可以多品嚐一樣 (逼對方點另一種),拍照的時候可以請同伴幫你拍,另外就是萬一錢被偷、旅途中受傷,總是有個人可以照料你。


只是,兩人同行,多了依靠,也多了牽絆。




吃飯的時候,你總是要問:「吃這家好不好?」,而不能自己決定就走進去了;其中一個人要逛街的時候,要是另一個人沒啥興趣,就得在一旁杵著;一個人上廁所,另一個人就要等;就連一個人要是旅途中有什麼狀況,另一個人的照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拖累,與發生狀況的人內心的愧疚。


在北京,你要一個人走當然也可以,不過麻煩的地方也有,比如說:你一個人總吞不下一整隻烤鴨、或是吃掉一鍋火鍋吧?去長城,包車很方便,但是價格高昂,如果沒人一起分攤,就要搭公交,整個時間拖長了,也比較麻煩。


這回在北京,大概是這幾年來唯一一次有人跟我一起出遊,雖然說不算是約好的 (因為我要去,發現對方也要去,所以某些行程就安排在一起了),只可惜對方選擇住在朋友家 (雖然他是男生,但我為了省錢並不介意同房),因此在省房錢的部分,已經完全落空。而由於友人小明因公務繁忙,無法跟我一樣一次走11天,只有最後五天是重疊的,而他也因為公務繁忙,並無法在出發前就決定好想去哪裡,因此我們出發前說好,那就到時後再約,如果有想要一起去,那就一起去,如果想去的地方不一樣,那就各走各的,長程一起走,因為可以分攤包車的錢。其實這是一個很完美的計畫,我個人認為,有伴一起出遊最根本的方法也是這樣,因為旅行是為了自己,並不是為了別人,所以千萬別因為另一個人而牽絆住。


太好了!


不過,是實上並不是這樣。人在北京的黃叔叔,對於所有去北京的友人通常都會展現出無比的熱情,帶你四處去吃好吃的,有時候還會掏腰包請客 (真是揪甘心),但是,我們兩個這種隨性的行程,其實會對他造成一些麻煩,因為這樣他不知道可以怎麼帶我們,而且我們這種玩法其實也展現出一種無效率,最後,小明來的前幾天,我發了一通簡訊給他:你的行程已經規劃好了,一天頤和園、一天長城、一天七九八跟逛街,OVER!我想小明同學當時應該覺得這個女人怎麼這麼霸道吧!希望他在此可以體諒我的苦心 (我只是希望整個行程可以有效率一點嘛~)。


兩個人同行,當然也有令人感動的地方啦!比如說,當小明幫我拍下第一張照片的時候,我心想:「我終於有一張正常的旅遊照了!我終於不需要對著鏡子拍照才有自己入鏡的照片了!」那種感動,雖然很庸俗,但是很真實。而小明也還好有我,不然他應該半張相片都沒有 (因為這位大哥並沒有帶照相機……對,我的疑問跟你們一樣),我也很盡責的每次幫他拍照,都拍到他滿意,或是他覺得再拍下去也無法改變什麼的程度為止。還有,吃飯的時候,有些小店我一個人不敢進去吃,有個人在膽子就比較大 (至少吃了肚疼還有人扶你走路),所以我這回終於有光顧了南鑼鼓巷北口的那家生意好到不行的包子店,雖然我們最後兩人只吃了一籠小籠包 (好少),但我隔天早上還敢自己去光顧,這也算是一種解放了吧!


可是啊,一個人走行程,跟兩個人走行程,整個感官真的不太一樣啊!不知道是我個人生性細膩比較愛關心人還是怎樣,我只要有人在我身邊,我不可能不去關照他的感受啊!所以,觀感神經除了要觀察周遭環境以免遭不肖人士襲擊以外 (你怎麼知道會不會有呢?),還得三不五時觀察一下對方的反應,自己走路的速度跟他依不一樣?自己在某個景點會不會待太久了?你會說我想太多了,但我就說,我會關心旅伴嘛~所以跟我一起旅行也算是一種幸運,K媽媽的本性都會跑出來,把你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我想小明同學應該沒這樣想)。


真的,一個人走,你在一個地方愛待多久就待多久,走累了想要做下來發呆也OK,不想講話的時候就不講話,也不必顧慮是不是有尷尬的問題。一個人走,感官真的會比較清明,這點從我拍照的數量就可以得知,所有我一個人走的景點,拍照的數量遠比兩人走的還多。一個人走,連路邊的石頭、小花,都可以在想像力下變得有趣,有時候看到了一條蟲、一隻狗,都會變成旅途中驚喜的記憶;兩個人走也有好處,多一雙眼睛幫你看,會發現你沒發現的東西,這次小明在長城下看見了一隻「會動有毛的生物」,但由於他無法告訴我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而我看到的時候也只剩下尾巴的一小搓,所以只能憑猜測去幻想這是啥動物 (大兔子、鹿、羊、狗?)


但有些地方,如果一個人去會很有趣,兩個人去,恐怕就會很無聊,比如說:圓明園。


出發前就聽很多人說過,圓明園因為在八國聯軍時被破壞殆盡,裡面盡是殘石廢墟,沒啥好看的,兩個小時就看完了!但我因為停留時間較長,在小明抵達得當天(因為隔天就是要走兩人一起去的景點了,一人走的行程當天要走完),我去了圓明園。


兩小時就看完了嗎?我約中午抵達圓明園,下午四點多還離開不了,圓明園雖然建築物都被破壞了,但中國政府很聰明的,並未把這些殘石全部集中在博物館,而是讓他散落在地上各處,因此最絕妙的地方就是,當你走累了想坐下,如果很白目的挑了一顆「路邊的大石頭」,那恐怕就是某棟建築物的梁柱或是天花板。中國政府用這點來提醒大家記住歷史,比再多時數的歷史課都來的深刻。自己一人,走在這些廢墟當中,可以細細思考,兩個人恐怕只會找著哪兒適合拍照,結果許多小角落的秘密都沒被發現,這不真可惜了!


在圓明園的時候,下了一場好大的雨,遇到下雨原本會是一件掃興的事,但也因此看到了有雨的圓明園、雨過天青的圓明園,而圓明園的庭園山水,偏偏就是此行中看到最優美的,天晴的時候湖面淨亮的可以映照天空,天雨的時候湖旁青翠的楊樹柳樹,又有了清澈的美感,雨過天青時的庭園,撥雲見日的光束射在湖面的那種靈氣,兩個人,也許看得見,但一種心裡的感動,說出來了,就不美了,反而一個人將他仔仔細細收藏在心裡,等到哪天拿出來如陳年的好酒般跟大家共享,相信那道後勁事無比強悍的 (因為只有你體會過,所以你怎麼說都行;兩個人去,要其中一人沒感受到,總覺得這事情不是真的一樣。)


其實,有利有弊啦!哪一種好處比較多,要看旅行的人個性。經過這次旅行,我深刻的體認到,自己也許是旅人中的龜毛自由派,某些地方要求很多,某些地方卻又很自由,但重點是,既然都已經在旅行了,就不希望有人束縛住自己,偏偏自己又是那種會不自覺去關心身旁的婆媽性格,所以,或許單獨的旅行,或是部分單獨的旅行是絕對必須的!我十分享受那種一個人走在路上,觀察身邊大小事,然後從微小的地方去觀察發現奧妙之處的感覺,這點在有伴的行程裡是絕對做不到的。


所以,旅行的旅伴,出門前一定要先作嚴謹的討論,這種討論並非在行程上的配合,而是先了解到個人希望去哪些地方,了解一下哪些地方希望一個人去,哪些希望有人陪伴,找到初步的默契之後,就可以減少旅途中發生爭執的機會,雖然是有伴的旅行,但千萬別認為有伴就代表著什麼都要黏在一起,再好的朋友成天黏在一起也會有吵架的時刻吧!而且,有意見有想法千萬別怕表達出來,也千萬不要排斥對方的想法,充分的溝通跟給予自由,是很重要的。(怎麼講得好像是婚姻之道一樣)


一個人的旅行,是一種(心靈上的)修練;兩個人以上的旅行,則是一種(待人處事上的)磨練。在北京的這11天裡,要感謝小令、黃叔叔的照顧,以及最後幾天加入行程的小明陪伴,但該說的要說明白,小明啊!我並沒有忘記你在頤和園至今仍不明的原因放我兩小時鳥的事情喔!(旅途中有恩要報,有仇要記啊~)


其實,不管在北京,還是回到台北,我發現至今最讓我懷念的旅行,依然是去年獨闖日本中部北陸的那段行程,也許目前對我最適合的旅行方式,還是一個人吧!但總得學會和別人一同旅行,我想這是我的修練功課。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