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廚房的記憶,可比我對電影的記憶還要早了許多許多...。

我第一次進廚房的年紀,應該只有六歲。

那時候我媽還沒開始吃素,我媽當時對烹飪也有極大的興趣,逢年過節必定煮出一大桌好料理,過年做粿,端午包粽,這些當然都是少不了的,每逢周末的晚餐,印象中也是精彩,而每回我媽只要在廚房做菜,我肯定就是窩在她身邊看她做什麼。

那個時候,我總會煩著我媽:「媽媽,我要幫忙,我要幫忙啦!」

大概是為了打發我吧!我媽把幾瓶醬油、醋、切碎的大蒜、辣椒等塞給我,要我替他做調味醬。

那是我對廚房的第一個記憶。

我媽的美食,一樣也沒傳給我,因為後來她就開始吃素,對於烹飪也興趣漸失,而詭異的是,自從她不再鑽研廚藝之後,我家的氣氛就沒有小時候那麼融洽了。

不過我媽依然有兩三樣絕活,她的滷肉跟煎魚,可真是世界第一啊!


只是我從來也不明瞭,為什麼我媽到了現在,才會擔心女兒自己一個人會不會餓死這個問題。從小,只要奶奶回彰化去,家裡面要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家,從來也沒人擔心過我會不會沒東西吃,主要原因是,我家的冰箱裡從來不缺吃的東西,而我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會洗米煮飯、燒水煮麵、熱鍋煎蛋了,不騙你,我甚至在還沒有在餐廳裡吃過焗烤以前,就用那種小烤箱烤出一個山寨版焗烤通心麵(就是煮熟了的麵加上雞蛋下去烤),所以我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跟我說過,我自己一個人是絕對餓不死的,只要有水有火有食物,我絕對會用我自己的方法去填飽肚子。

下廚需要一點天份,當然也需要更多熱情,我熱愛美食節目,大學的時候剛有Discovery Channel的時候,有兩個煮飯節目深得我心,一個是義大利媽媽Bebar,另一個是美國媽媽叫啥名字我也忘了,我熱愛Bebar,看她煮飯是一種樂趣,像是遊戲般,從來沒有一定的比例,一切隨興而為,美食真的也沒什麼道理,好吃的時候就是好吃了,而每個人對於美味的看法也不同,自己的味蕾才是決定什麼是美食的關鍵,這是電視上的義大利媽媽給我的啟發。當時,我們常一堆社團的朋友聚在一起煮東西,吃東西,當時我就已經掌控廚房了,然而煮了些什麼,說實在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不過是水餃、火鍋這類不需要經過大腦的食物罷了!

真正讓我可以開始煮飯,應該算是在法國的那段期間的吧!

如果說一間房子的廚房只能有一個主人,那應該就是屬於那個女主人吧!住在我家的時候,廚房是我媽的,我就算想要進去煮個什麼,也會被她在耳邊叨上一陣,因為那是她的廚房,要遵守她的規則。到了法國之後,第一次我自己永遠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廚房,裡頭的一切:包括擺設、調味料的規劃、廚具跟餐具等等,都是由我一個人做主。加上法國因為外食價位太高,餐餐自己煮是必然的,而我的廚藝就在那一次又一次的餐飲訓練下,有了更精進的空間。

一開始,有人教我省前的吃飯方式:就是買一隻雞回來,雞胸剖下醃過可以炒,雞腿雞翅剁下可以滷,致於雞架子,加點紅蘿蔔馬鈴薯,可以熬高湯,熬過高湯的雞架子,上頭還有點肉,可別丟,扒下細絲加小黃光或紅蘿蔔絲,混點鹽醋蒜,可以涼拌。後來雞料理煮膩了,開始自己發想些小東西:漢堡豬排、豬肉丸子、烤馬鈴薯、馬鈴薯泥、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三杯料理、可樂滷雞......總之,憑著記憶跟想像力煮出來的東西,那時有點不三不四,而目標常常也不是美味,而是有趣,還有一種掌控性,掌控了我們的食物,等於掌控了自己的生命,廚房裡的世界,變成無趣的法國生涯裡一個最好的逃避方式。

自己摸三摸四的學習,學到了一道讓我自豪的甜點:提拉米蘇。500公克馬斯卡彭乳酪+糖+三顆雞蛋,我做的提拉米蘇比坊間找到的任何提拉米蘇都好吃,因為我的是真材實料,是手指餅乾跟馬斯卡彭乳酪,不像其他人用巧克力蛋糕與奶油乳酪充數,不過也有三四年沒做過了,以前天母那家賣進口食材的商店也關門了,馬斯卡彭乳酪與手指餅乾也真不知道哪裡才找得著。

之後,我認識了一個人,那個人總共在我生命裡佔據七年的生命,看起來算短,但以我這年紀算起來也夠長了,不知道為了什麼,自從認識他之後,我對烹飪開始比以往開竅,因為吃東西的人不只是我,還有另一個人,還是一個我想要討好的人,因此我開始鑽研他平常愛吃的食物,也把我的料理調整成他喜愛的樣子:單純的蘋果派 (蘋果切片放在派皮上,灑糖粉)、馬鈴薯料理 (但我從沒有喜歡過馬鈴薯)...還有很多,我現在都忘了,但是他媽媽教給我的東西,我可是到現在都還牢牢記著,她教我怎麼做焗烤的白醬,還有配豬肉用的白色醬汁, 然後用來做烤火腿白菜捲,我在藉此發揮,變成了焗烤奶油白菜;他媽媽還教我怎麼做各式各樣的派,更教我怎麼做果醬,回來台北之後,我就曾經把吃不完的橘子跟李子全倒到鐵鍋裡跟糖一起熬煮,做出一罐罐的果醬分送大家。

那個人現在已經不在我生命裡了,對我永續的生命而言,怎麼突然他媽變得似乎更重要的ㄧ些。

做飯是有趣的事情,然而烹飪就跟拍電影一樣,電影沒了觀眾,溝通沒有了瞭解的那一端,也就沒了電影;煮了一桌好菜沒人捧場,再美味也沒人知道,也不可能多好吃,所以女人在面對心愛的另一半,通常會廚藝精進,除了是為了得到心愛的那個人口中道出得讚賞,以及看到他滿足的成就感,整道菜都變美味,後來當然如果她投入更精深的研究,就是為了自己了,而如果另一半不會支持,或是說出「我真的受夠了每次晚餐都吃得跟飯店一樣」的話,失望會掩蓋了那個掌廚的女人,隨後逐漸的,灰塵會開始掩埋那個曾經充滿活力的廚房,Bebar曾經說過:所有的美味都是卡路里。話是不錯,當你看到所有的美食裡的奶油用量,恐怕你就會放棄健身房了 (因為跑在多圈也沒用),但是我得說,所有的美食都要有同一種調味料,那就是愉悅與幸福。做飯如果只是為了做飯,那飯會越做越難吃,而如果你希望吃你煮出來的飯的人,能夠享受著美味的幸福,為了他們的幸福而做飯,想像著他們的笑容而下廚,快樂的人才能做出好料裡,因為享用美食是絕對的快樂,也是絕對需要快樂。

所以,《美味關係》裡的茱莉亞才會做得出好菜,因為她有愛她的老公,有愛她的朋友,而她也深深愛著除了藍帶學校的古板女郎以外的世界上所有人,她並不是因為瘋癲而時時快樂,而是她真的如此快樂,所以她的料理永遠是為了「吃得那個人」,什麼外型美觀通通不是重點,因為「什麼東西都調整得回來」,重點是在愉悅。

現在,我很喜歡請一群朋友到我的住處吃飯,不管料理是簡單還是複雜,小至可麗餅,大至有麵有飯有甜點,我也老實說,其實很多時候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能夠讓一群朋友快樂,所有的辛苦都不是問題。

食物能夠帶出的事情,還不只ㄧ些些,無怪乎這麼多電影文學,會討論食物的細節,因為每一個簡單的味道,其實都有自己的內心戲,豐富的讓人難以想像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