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些電影裡頭得知,似乎是在亞洲的家庭中,年長的一輩對於屎尿的話題,似乎特別沒有禁忌。


說鄰居同事間比較小孫子小寶貝的青屎黃屎希實度,有時讓旁人聽的腸胃食道總有熱流經過的感覺,人在外頭都這樣了,面對家人更是百無禁忌,出門在外獨立生活的學子,總有經驗讓家人 (通常是母親) 問到「有沒有定時上廁所」的類似問題,更白話就是問你有沒有每天拉,能夠獨立在外生活的人通常就已經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即使外食族真的比較難均衡攝取營養,但是面對家人如此貼身的關懷,通常的回答就是:「媽,我拜託你!」




自己的消化過程有時更是不吝與週遭的親朋好友分享,至少我在幾個家庭聚會上,老人們泡茶就常常聊到「如何順利排便」的話題,通常進行的方式就是「吃什麼很健康」→「上回吃了什麼,如何健康,要舉例」→「吼!我上回吃了那個OOO介紹我的XXX,唉唷,吃完之後上廁所都撲撲撲好順利,厚~~ (搭配仰天閉眼極端享受的表情),好舒服啦!」通常我聽到「撲撲撲」這個壯聲詞,我如果無法及時離開現場,通常都只好在內心搖搖頭,並且當天盡量不碰桌上的點心。


更直接的是,在某一些吃飯的場合。


吃什麼可以幫助消化,一直都是現代人追求的,老的小的胖的瘦的健康的生病的,大家都十分關心,不免吃飯的時候就會聊起這個話題,然而當話題從「理論」進行到「成果」的時候,情況就會變的十分不堪。如果說「色澤」上的討論是專屬於嬰兒的,那麼大人的討論主題應該都是主力放在「結實度」與「流暢度」上,如果加上壯聲詞與度量詞的修飾,通常那天餐桌上的菜都會吃不完,偶而會有腦筋清醒的人提醒帶動話題的人「我們現在在吃飯耶!」,否則這一路進行下去可真是沒完沒了,外帶最後加上一句:「怎麼大家今天都不吃呢?」當然,飯剛吃下去就想到拉屎,自己感受差也對不起食物,想想哪個食物被吃下去的原因竟然只是為了被拉出來,那個食物身為食物,情何以堪?


之前為了消化的事情,母親跟直銷公司訂購過很多綠色粉末狀的健康食品,吃了果真功效十足,該發生的有發生,連帶著我也瘦了十公斤,有著林志玲般的身材,只不過副作用是,當肚子在努力消化時,腸胃咕嚕做響,那可不是簡單的,我曾經在課堂上響到連教授都關心我是不是肚子餓了,十分的丟臉,只是後來停止使用的原因不是因為那個咕嚕響,而是我媽訂到的竟然是當時轟動全台的豬飼料!


頓時之間,我有點分不清楚,到底是少了十公斤但吃了豬飼料的我比較像豬,還是多十公斤卻吃著人類食物的我跟豬比較類似?


如果說食色乃人之天性,現代人的領域裡,或許還得加上一個「性」,然而屎尿似乎也不能避免的必須被算進去,只是礙於衛生,或許沒有辦法不討論,並竟是身體健康的一部分,有了困擾還是得說出來,只是,下回不要把這當成問候語,或是泡茶聊天吃飯時的基本話題,應該比較恰當吧!

一定要聊健康問題的話,下回,聊背痛吧!


PS 靈感來自於本週末與家人吃飯時的對話,偏偏在我吃了不少之後才說起,頓時間我就消化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