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在誠品完成了第二場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簡直已經到「全民同心,人人出力創奇蹟」的地步,把我們都嚇了一跳!


之前做片子,因為是劇情片,有類型、有明星 (如果你不同意也可以說成名人),有點 (因為可以開玩笑、可以上綜藝節目),要上報、拍雜誌封面、上節目做宣傳都比較容易,這回做紀錄片,其實禁忌很多:因為內容是一個真真實實存在的人,又是青少年,所以要十分小心,不能剝削、不能嘲笑、不能讓他們受到傷害,因此所有大小綜藝節目、包括娛樂新聞,全部不能上,平面影劇版,也不能怪記者,但是現在流行煽腥的風格,我們這種正面取向的如果不碰政治,想掙版面也難!因此只能走高格調的談話性節目、主題是的專題報導、深度期刊報導這種媒體……偏偏新聞性節目最近都在忙靜坐,所以很多人就算想報,也只能回答:「能不能等到9/9之後再看看情況!」我了解,其實就算沒有9/9,也會有別的,很多新聞都會比一群原住民小男生突破困境踢足球來的有話題!(就算我們的片真的是劇力萬鈞也抵不過各式各樣的政治人物議題。)




我們之前的片,感覺上都很「行銷」,很多人說我們風格很「美商」,我想是因為看起來花很多錢,規模跟效果也都不錯,這回做紀錄片,我們還是投入了不少資源去做「行銷」,很多人乾脆跟我說:「哇!你那西門町的看板很大喔!」「你們這部應該是台灣影史上行銷規模最大的紀錄片!」導演說,他看到西門町的大看板腿都軟了,因為開始有票房壓力,後來我跟他說電視廣告都上了,他就不說話了!自己投下的行銷資源沒有少,但是面對的東西、要產生的東西,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族群不一樣、議題不一樣、分眾不一樣、媒體話題不一樣 (應該說我們熟的影視媒體這回幾乎都幫不了忙),這間接影響了:海報製作方式不能一樣、預告剪輯方式不能一樣、座談會走向不能一樣等等 (海報、預告有什麼不一樣,機密機密!)。以前座談會都是演員上去、下面影迷狂喜尖叫,還要留一小時的時間慢慢簽名拍照,有的很恐怖,你要是稍微向前請他不要太激動,他會上前破口大罵,如果某位演員的新聞不夠多,他會寫mail跟你說:「你小心他的影迷可是很多的!」,這些都算好,更怪的是看到演員就失神,像中邪一樣緊緊跟著某個演員……。至於座談會問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很「粉絲型」問題。


現在完全不同了,座談會之後要留時間,但是不是簽名,因為大家都想跟導演們作更深一層的交流、很多人會上前鼓勵工作人員、跟你說他要幫你推多少張票、麻煩給我預告DVD我免費幫你做宣傳,座談會上面,數名觀眾當場涕淚泠汀,要大家告訴大家,把身旁的朋友都拉去看……。很感人、也很安慰,當場成就感很大,感覺上大家都在幫助你,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因為你感覺做了這場,大家會告訴大家,雖然我這部片賺到的錢都要捐出去,還是很值得。


第一次做紀錄片行銷,很多東西其實第一次接觸,今天給我的感覺上,做這部紀錄片,好像在做直銷!某某人看到什麼東西不錯,就去跟他的朋友說,大家一起訂、大家一起用,用好再跟大家說,雖然台灣做國片都要到「走唱叫賣」的地步,但是真的之前少了一種「同心協力創奇蹟」的感覺,是我們片名取的好嗎?


有趣的是,我們付出的心血,真的沒有不同!得到的feedback真的差好多,以前我們以片商的角度出現,都會被人家當成「無良商人」,今天做這部片倒變成了「一同為國片努力的好人」(這要感謝導演在台前幫我們說話了!否則我們可能還是被人家看成無良片商吧!),終於可以了解某些做影展的人情願永遠做影展的心情,因為努力半天被人家當成壞人的感覺說真的很不好,不知道這部片之後的下一部,我們是否又會被人當成「無良沒心肝」的傢伙呢?


好奇怪,因為我們還是同一個人啊!


因為片子的關係吧!畢竟他直接去關切到一群真的存在的人,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很「直接」,這樣也不賴!


但是說真的,我很少自己推自己家的影片,上映前說影片多好又多好,但是這部片,我跟幾個媒體朋友看了定剪版,大家熱淚盈眶,我自己也覺得很好看,聽說做好音樂的版本更好,自己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如果我不是片商,我自己會買票進戲院看這部片!至少我知道,這回我叫我媽去看,他一定不會跟我說不好看了!


之前有部票房非常好的紀錄片,導演因為在票房大勝之後,受到很多各方的壓力,失望之餘完全退出紀錄片界,讓很多人十分驚訝與難過,我有點不了解,不是不了解導演,是很多人無法接受利潤的正當性,為什麼紀錄片賺了錢導演就要受到壓力?為什麼片商推類型商業片就是無良討厭?錢真的有罪嗎?可是明明台灣片不賺錢就是死成一片,很多人一面說要救國片,一面針對諷刺賺錢的片商,這不是莫名其妙嗎?


我不知道我們這部會不會賺錢(不過因為有捐,所以就算有賺也會很微薄),但是我希望如果有賺,導演們不會遭受到跟之前那名導演一樣的質疑與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