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睇影 (1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301698_305869706167015_181365713_n  

 

不可否認,電影的進步,其實是因為技術的進步。科技讓電影有了更多種可能性,讓凡人有更多的工具,在這個二維的銀幕上,建構各種基於幻想的三維世界。因此,電影的世界裡,除了跟我們所見到的現實生活相似的景觀外,也去了外星球,出現了大怪獸,有了擬真的洪水,甚至讓外星生物炸毀整個紐約,毀滅整個地球......。

 

在3D放映技術出現之前,我們一直都以為,電影就是銀幕那景框裡的世界。故事說的好,我們自然就會忽略景框的存在,故事說的好,那無形的四道邊界就怎麼甩都甩不掉,我在這兒看著你在那兒瞎演著,其實要隨時走出戲院都行。還有一種狀況,有時候,故事是好的,我們正沈醉在電影的世界當中,無奈隔壁的大叔拿起手機:「喂喂喂,我在看電影啊!......超人啊!挺好看的!就跟外星人打來打去嘛!......好啦好啦我等等打給你。」然後我們就像屁股被現實的吸塵器一吸,咻一聲就回到了現實世界,氣憤地簡直想對著講手機的人大罵「操你媽,給我把手機關機!」(別驚訝,我真的有朋友這樣做了,幹的好啊!)

 

電影理論,講到觀眾這邊,一定會說到上面這一塊。電影是把人帶進去,讓人忘記景框,而景框,永遠佔有絕對的重要性,不論在繪畫、戲劇,一直到電視、電影,這景框代表了現實與虛構的界線,裡頭的人只要一跑出來(在2D的電影裡只要看著鏡頭,視線就已經跑出景框了),這個虛構世界就被打碎了!......這可真是會嚇死人的!......只少一開始的時候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天使威士忌  

 

一滴香醇的威士忌是怎麼釀造出來的?稍微看一下超商裡威士忌的酒標,8年、10年、12年、18年,甚至還有24年,可想而知,年份越陳,價格越高。一杯劣酒,入口嗆辣,引用它的目的多半只是為了酒精,讓我們暫時飄飄然,將塵世放輕,逃避現實的重量,有人可以醉得失去某段時間的記憶,就像被魔鬼偷走了一小段人生;而一杯好酒,光打開瓶,該有的清味撲鼻而來,是花草、果香,酒精含量雖然高達40%以上,呈現出的卻非嗆辣的酒精味,入口香醇甘甜,呈色金黃,有時你感受到陳年木桶的調性,時而感受迎面而來的海風,甚至回韻會呈現出巧克力味。總之,劣酒劣得明顯,人人一眼就看出,好酒卻層次分明,有的細緻地非行家品嚐不出,而再好的酒給不識貨的傢伙喝進去,也只是一口酒精,也只是一股嗆辣,也只是一聲不負責任的「好難喝」。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聽說桐島退社了!  

 

幾乎從沒喜歡過任何一部講青春校園的電影!真的,一隻手絕對數得出來。那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對青春的記憶簡直輕薄的可以,像是一幅幅幻燈片,閃過眼前,卻勾不起任何情感,感覺像是搭火車所經過的小站一樣,窗外景色或許很吸引人,但看了兩眼之後就沒想再回頭望了。因此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很喜歡談論青春歲月有多麼甜美的同年老人,難不成他們的日子真的比較吸引人?所以我曾經虛心請教-其實不需請教,這些人講到青春,簡直就像故障的水龍頭一般,嘩啦嘩啦就講個不停。邊聽我邊點頭,嗯嗯這樣,嗯嗯那樣,但最終我也只能告訴自己:「咦,其實不也就只是這樣!」

 

於是在我哀怨於「原來我的青春是如此貧乏」多年之後,我才發現,其實那些說自己的青春多麼甜美的人,過的跟我其實是差不多的日子,咱們的青春歲月有一個共同的重點:也就是沒重點。之餘就全都是個人個性的問題了!我對青春沒啥興趣,就是在於他沒重點,混來晃去的日子我過得就是不踏實;而別人對青春充滿緬懷,原因也在於它沒重點,他們覺得長大的人生重點太多,壓力太大,他們想逃到輕鬆愉悅的日子裡。(但我的疑問是:這時候幹嘛不逃去峇里島就好了呢?)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藥命關係1  

 

現在你看到我了-這應該是電影《出神入化》片名的直譯,但我看《藥命關係》時,怎麼都覺得那個片名更適合這部電影?

 

《藥命關係》原名Side Effect,也就是副作用。這部片講到用藥。小時候媽媽常說:「西醫不要常看,吃西藥有副作用。」西方人的確很愛吃藥,尤其是止痛藥安眠藥抗焦躁的藥物,幾乎跟糖果一樣容易取得。有時候我甚至會懷疑,憂鬱症這種精神上的疾病,該不會是西方人開始得,然後才傳染給其他地方的人?歐美電影裡(尤其是美國電影),抗焦躁跟安眠藥這種藥物,根本就跟我們的黑藥丸一樣常備,然而誰都知道,控制精神的藥物一吃,鐵定會有一大堆明顯的副作用出來,但是歐美人士很愛用(尤其是美國?),有時候我會覺得,或許像我們這邊行天宮有阿婆收驚、或是地方神社有乩童作法開符水給我們喝,可能比較幸運,因為我們讓神明看看我們摸摸頭就好了,歐美人士都得花錢買藥吃,還得承受副作用。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_you_see_me_ver3_xlg  

 

電影人似乎特別鍾愛魔術相關的故事:在西方,最令人印象深刻堪稱《頂尖對決》,然後之後出現了《魔幻至尊》,前不久又出現了《名魔生死鬥》(但後面兩部我都沒看),到最近要上映的《出神入化》;在東方,也不乏這樣的題材,去年梁朝偉周迅劉青雲也上演了一部《大魔術師》。要問為何魔術會受到電影人的青睞,或許應該追溯到電影發明的最起始。電影是什麼?那看來像是燈降之後,布幕後頭的另一個立體的世界,但真要拆穿它,好吧,似乎沒這麼浪漫,不過是以一秒二十四格速度播映的固定影像罷了!(這陣子出現了比24格更多的播放模式,說是「更真實」,因為速度與現實更貼近,然而,愛看電影的人卻反應「似乎少了電影感」)說穿了,那就是一個幻象,一個欺騙肉眼的障眼法,這樣說起來,跟魔術的本質,其實相當雷同。

 

而電影一開始,的確就是一場魔術。電影史初期的電影大師(稱大師不知是否妥當?)梅里葉,本行就是魔術師,電影之於他,也就是一場魔術表演。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亨小傳  

 

不知道是否因為巴茲魯曼的《大亨小傳》上映之故,「大亨小傳」這本小說的譯本,最近只能以「橫行」書店來形容。從來沒見過哪本書一下子出現這麼多不同的譯本,還能同時上架,一本接著一本出,已經絕版的趕快再版,光是《大亨小傳》就能填滿入口處的主要書架,可見一部電影的上映,可以讓ㄧ部經典文學再受到矚目的力量(或是說,一部大型好萊塢電影能夠帶來多少的周邊效益,可想而知!It's all about money!我相信!這也是好萊塢電影了不起之處,更也是很多人討厭他的地方,因為他的讓人又愛又恨的銅臭味......啊,我們似乎一下子就切入了「大亨小傳」的主題了啊!)

 

因為巴茲魯曼要把這本經典名著改編成電影,當時我見到預告,馬上就告訴自己:「必須得在電影上映前把這本小說給看完!」於是,當時宣傳最大的是新經典的版本,購入之後看了幾頁,發現......呃......與我氣場不合,在閱讀了20頁之後,再也無法往前進。當時我有朋友告訴我,要讀《大亨小傳》,一定要看時報出版的喬志高譯本,於是我上網尋找,發現......殘念,喬治高譯本當時皆無庫存,就連讀冊的二手書也沒賣。於是,我就抱著無從購入的殘念,心想著不如去辦張圖書館閱覽證,突破自己心防,前進最令我恐慌的圖書館借書算了......。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尋找甜蜜客  

 

對我而言,放著一個天才在人世間懷才不遇,跟眼睜睜看著一個物種在世界上滅絕,兩者是同等的心痛。

 

約莫是前年,我去請教了一個「老師」,她說,如果把一個人的靈魂旅程放大來看,我們誕生在每一世,都必定有他的使命。有的人是來改變世界,藉由自己的人生,帶給這世界上的人不論物質或是心靈上的提昇;有的人是來學習,充實自己的靈魂。總之,不管目的是什麼,當這一世的生命結束那剎那,表示你此生的使命以完成。

 

《尋找甜蜜客》是部紀錄片,回憶著尋找當年唱出「甜蜜客 Sugarman」的這位歌手羅利葛斯的過程。這位歌手,來自美國的底特律,他出身低微,是墨西哥裔美國人,鐵打的勞工階級。他在一個充滿煙霧的勞工小酒吧中,拿著吉他,背對著觀眾,唱著屬於勞動階級的歌曲,感動了來自上流階級的音樂製作人,替他製作了兩張唱片,完全不賣。沒有人理解為什麼這麼棒的歌,居然在美國整個賣不動。於是,在出完第二張專輯的那年、聖誕節的前兩週,跟他簽約的唱片公司與羅利葛斯解約。從此,他就像那小酒館裡的煙霧一樣,消失在美國音樂圈,只成了認識他的音樂人心中的一聲嘆息。

文章標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家庭,刻劃時代的最深印記-《東京家族》與《東京物語》

72821_10151529482482486_1454123814_n

  

要討論《東京家族》與《東京物語》兩部片,真是難上加難。如果要帶著感情去討論這兩部片,不免會提到自己對家庭的情感,然而家人的關係是如此緊密,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存在,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現其中情感的深厚,簡直到讓人「難以啟齒」的地步。要說明自己對家人的愛,比對情人說「我愛你」還更加困難,亞洲社會不似西方,常常以擁抱或言語來表達彼此間的親密,亞洲家庭裡的感情,通常隱藏在看似疏遠的距離之下,若要提起,還怕底下的洪流會讓自己潰堤,說太明白讓人覺得不自在或噁心,講得平淡又讓人嫌得昏昏欲睡。家庭的故事,很難,因為太平靜,又太激烈,該怎麼下手,沒有熟稔情感拿捏的導演,恐怕只能讓最好的題材變成三流的故事,然後讓自己與家人內心充滿遺憾與抱歉。

 

家庭,真的是最難的。然而,家庭能承載的,不只是個人的感情,還包括了時代的變遷,與歷史的印記。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心靈勇氣  

 

我一直不太了解葛斯范桑這個導演,以致於跟他的作品向來有點疏離,主要的原因,是他的電影對我而言不具有很強烈的辨識度,而他的很多作品卻常打著導演名號,並且備受肯定。他的電影主題總是有些邊緣,然而風格上來說,有幾部馳名的作品如「大象」、「迷幻公園」,風格冷峻的讓人難以親近;而「自由大道」、「心靈捕手」、「愛的機密」就相當主流。葛斯范桑像是一個人格分裂的導演,一部分的他被歐洲收藏,另一部分的他在美國遊盪,被好演員們捧在手心。

 

這部「心靈勇氣」,講的是小鎮對抗能源公司的開發,是以小搏大捍衛家園的小品故事。故事簡單的簡直只能以「驚人」二字來形容。簡單,不代表無趣。這部格局不大的作品故事相當流暢,對白趣味橫生,如果你對導演是誰完全不在乎,看的時候不會有任何障礙......至少不會想著「原來葛斯范桑也能拍這麼簡單的電影!」總之,簡單,有趣,好懂,易下嚥。一查資料,原來是男主角麥特戴蒙的劇本(當然不只他一個人寫),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說傑森包恩的頭腦簡單,更要去想這樣簡單易懂的故事,對於這個主題有什麼好處。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ns-la-maison (1)  
一部片的男主角如果夠可口,不管他是老是小,是直是歪,要當情慾的觸媒,其實會比較容易,也更具說服力。

 

「情慾」兩個字綜合了「情」與「慾」,兩件都是有理講不清的事情,湊起來更是難上加難。身為女人,男人的情慾我不敢說了解(而且被周遭男性朋友形容得簡單到快要動物化),但身為女人,女人的情慾我也不敢說有多了解。人說女人心海底針,指的恐怕是這部份,當你摸不清楚女人兩腿間的「想法」,就抓不著女人腦子裡的想法。所以女人的情慾是如此的神祕,宛若一條幽靜長河,讓人想乘上上頭的扁舟,順著水流不停的朝某個神祕的方向邁進......。

 

也因此,女人的情慾成為許多藝術家所挑戰的主題。繪畫我不懂,文學裡似乎也不少,電影的話,時不時就會來一部,發現這主題好難唷就會消聲匿跡一陣子,然後又會跑出個不怕死的再拍一部,然後就是這樣無限迴圈。而更有趣的是,不少男性作者,似乎把挑這女性情慾這主題跟挑戰女性情慾一樣有興趣,很多男性導演喜歡講到這一塊,講的好的人當然也不少,重點是他們知道拿捏,「講自己有辦法掌控的就好」,因為那群擁有女性情慾的女人們,不會看了電影然後說「啊,原來我們是這樣啊!」,他們看了只會說「對,我想這有可能!」或是「見鬼了,這哪可能!」。

 

為什麼呢?因為有情慾的女性,不是死人。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Amour3  

 

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看著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尼克上台領取最佳外語片獎的畫面,影迷們也許會覺得相當不可思議。在台灣,許多文藝中青對他第一次認識,也許是在1997年春暉絕色影展放映他的《大快人心》(Funny Game,該片在2007年被他自己重拍,由提姆羅斯與娜歐蜜華茲所主演,97年的版本相當當驚人,07年的版本口碑似乎普普)。事實上,這位導演在那之前就已經以《班尼的錄影帶》及《或然率71》而受到國際矚目(這兩部影片的DVD在市面上也找的到),近期在台灣,除了即將上映的《愛慕》以外,較令人熟知的應該就是《隱藏式攝影機》與他第一次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白色緞帶》吧?

 

麥可漢尼克這位導演的電影風格以冷峻、殘酷聞名,在影片形式上的探究相當極致,如果大家在奧斯卡頒獎前,有看過一篇在網路上狂轉的一位有投票權的老導演自白,他裡面說自己絕對不會投票給漢尼克的原因是「他似乎很討厭人,而老子碰巧是人」,這說法其實相當切中要害。漢尼克的片子總是想打迫人性,告訴觀眾人是多麼可怕與無奈的生物,強烈打擊人的高傲自大。所以,誰能想到這位導演居然可以獲得兩次坎城金棕櫚獎,並且在2013年站上世界主流電影的比武擂台-奧斯卡金像獎-上領獎呢?

 

不必說十年前,你前年問很多人,他們搞不好會笑著跟你說:「哪可能!」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版海報  
感謝前景娛樂提供法國版電影海報圖檔~

 

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NO》在此時上映,是許久之前就敲好的檔期,碰巧遇上的309反核大遊行「也許」能幫上大忙,但片商也許更應該感謝我們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在此時用威脅公眾的口吻提出將核四交付公投,讓大家可以大聲高喊這部影片的片名「NO」。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34343_581336471896149_227052095_n  

圖是從Life of Pi的官方Facebook上擷取下來的。

 

第一次一大早起來追蹤奧斯卡頒獎典禮,其實還滿好玩的,整理一下我邊看邊碎唸的句子。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烈愛重生  

接下來要拜託大家去看好幾部電影,這是第一部,不看會後悔死的《烈愛重生》。

 

(still, 有大雷)

過年期間強檔影片紛紛出籠,對於喜歡文藝片的人來說,過完年之後的檔期才是最令人期待的。幾部奧斯卡入圍影片紛紛搶著這時候推出,一方面搶奧斯卡熱潮,另一方面頒獎前推出,萬一沒得獎至少也佔到了一周「期待期」,這時候一些原本入圍呼聲高卻落馬的影片,就有可能被影迷們忽略了,對片商跟影迷來說,都是很大的損失。

 

我其實有點害怕《烈愛重生》會面臨到這樣的狀況。

 

相較於另一部同時入圍最佳影片、女主角、導演、外語片、原著劇本的《愛慕》,這部《烈愛重生》簡直是跟它四處狹路相逢,去年坎城影展,原本《烈愛重生》也呼聲甚高,最後卻敗給了愛慕,這次奧斯卡也是,只是獎項是否就能判定誰優誰劣?的確,愛慕可能是我去年看過最高段的電影,但烈愛重生的導演賈克歐帝亞最擅長的地方,就是把一個原本佷複雜堅硬的主題,用更商業的手法去包裝拍攝,因此他在法國才會一直以來被歸類在票房與品質兼具的大導演,而《烈愛重生》可貴的地方(也有可能是讓他在幾個影展跟電影獎都走不出愛慕陰影的原因),就是在於這部影片其實相當平易近人,好看,容易看,而且並未折損其深度與層次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尾鱸鳗  

 

《大尾鱸鳗》上映以來,各方褒貶不同聲音四起,但事實上就是:這片就是短短時間內一賣賣了兩億多!在這個國片喜歡喊破億的市場上,該片破億速度的確驚人。當然,有人覺得片中髒話四起、器官亂飛,批評它「低俗」,但有更多人在票口排隊等著買票進場,出場之後哈哈大笑,問他好不好看,他說:「好笑啊!」三個字總結他花200多塊看一部電影的滿足,其實只要能讓他哈哈大笑就夠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瑪麗娜  

 

上週在友人的賣血推薦下,去看了紀錄片《凝視瑪麗娜》。雖然看完之後一直想寫些什麼,可惜對現代藝術認知淺薄如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起頭。

 

我無法介紹何謂行為藝術,更無法介紹瑪麗娜這位藝術家,因為我所有的認知都只來自於這部電影:瑪麗娜,原籍東歐現居紐約的行為藝術家,在現在的藝術界有很重要的地位,63歲,看起來卻像43歲,單身,之前跟另一名行為藝術家烏萊在一起12年,過著流浪的生活,並且一起創作出很多驚人的作品,最後一個作品,是他們倆人分別從長城的兩頭往中間點走,直到他們相遇後,立即宣告分手,因為烏萊愛上了他在中國的翻譯,並且有了孩子。自此之後,瑪麗娜努力於工作,並且醉心於時尚。她在紐約的現代藝術館有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一樓與二樓分別由其他年輕的藝術家詮釋她的舊作,三樓則是她的新作:現場觀眾可以跟瑪麗娜凝視15分鐘。

 

我想說的,是關於觀眾。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代宗師2  

一部看兩次讚嘆兩次的電影!

 

注意:本文有大雷!

 

【一代宗師】裡,出現了很多耐人尋味的名言佳句,其中最多人提到的是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王家衛在某個訪談裡也曾經提過這句話。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句「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江湖之內,亦有兒女情長。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0030  

 

(警告:本文內含大雷!)

 

看完《00:30凌晨密令》,我在臉書上留言說:「凱薩琳畢格羅,她應該有老二吧?」這位外表美艷的女導演,是詹姆斯卡麥隆的前妻,跟許多女導演截然不同之處,是她拍的電影充滿了男子氣概:1991年,驚爆點;1995年,21世紀的前一天;2002年,哈里遜福特之K-19(可憐的片名);2008年,危機倒數,同時獲得該年奧斯卡最佳影片;2012年,00:30凌晨密令。

 

有趣的是,他最近的兩部電影長片,都跟中東地區的美軍有關:危機倒數講的是美軍的拆彈部隊,00:30凌晨密令講的是刺殺賓拉登。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雙面勞倫斯》國際版海報-770x1024 
《雙面勞倫斯》,聽媽媽的小屁孩登大人了!

 

年輕的加拿大導演薩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在2009年,他才年僅20歲時,就拍出了《聽媽媽的話》,從此一炮而紅。當年《聽媽媽的話》在金馬影展播映時,廣受好評,很多人甚至說他是王家衛的接班人,從此以後他就是影展紅人,不但影片鐵定會在坎城影展播映 (不過不是競賽單元),金馬一放票券鐵定秒殺,又帥又有才的導演多藍,馬上成為新生代影迷的新偶像。

 

不知是我人老了,還是口味越來越挑,我一直以來對於這個帥哥導演的電影沒啥太好的印象。《聽媽媽的話》雖然相當有風采,對我來說,這部片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於「居然年僅20歲就能拍出這麼敘事流暢又不流俗的電影」,其實他並沒有創新,也沒有讀創一格,只是做得好而以,而誇張過譽的好評,反而減低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但對於他的電影,還是有所期待。可惜的是,他的第二部片《幻想戀愛》,雖然把他從坎城的導演雙周單元,推向更大的一種注視單元,但影片卻風格玩過頭,變成一種惱人的自溺,不斷拍攝片中人物以慢動作行走,讓人不得不有「你這是在拷貝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嗎?」的疑惑,觀眾影評當然也不買單,坎城一放,影評當然不可能叫好,而台灣片子一上,影迷們好像也不買單了。電影市場是很現實的,好不好看成績立現,也讓很多人對這位年少得志的新銳導演多了一些懷疑。

 

因此,《雙面勞倫斯》在金馬放映的時候,大多數的影癡是抱著觀望的態度,離所謂的期待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還好,這次小帥哥導演扳回了一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際大導演里歐卡霍前陣子因為金馬影展來台灣宣傳《花都魅影》,結果一待就待了一個禮拜 (我猜是因為太愛台灣的溫泉跟按摩)。敝人因為 (還算) 會講法文,所以片商安排的媒體專訪上,就要我去當翻譯。結果,因為卡霍喜歡用英文直接溝通 (我替他翻了一個問題之後,因為翻譯會打斷他的答案,所以他就直接問我:「你會不會講英文?」,於是接下來的訪問就幾乎都是用英文回答了!),所以也幾乎沒真的翻到。不過我也有了一次機會跟這個講到法國電影新新浪潮一定會提到的知名導演,有了近距離聊天的機會。我說聊天,是真的聊天!這個超級有魅力的老頭子雖然給人家的印象是冷酷又有個性,好像隨時會發脾氣的樣子,但事實上本人親切的不得了!訪問的那天下了超級大雨,這位到哪兒都穿同一套衣服同一雙鞋的大導演,在吸菸室裡居然就脫了鞋子晾起了襪子來。當我跟他自我介紹我是今天的翻譯時,他親切的握了握手,然後笑笑的說:「雨下好大喔!我要晾晾我的襪子。」雖然聽到他這樣說,一時之間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於是只好乾笑,然後點一根菸跟他一起抽。這樣也是一種國際級的經驗吧?

 

好了,炫耀完了,要進入重點。因為這場訪談,也得以比較進一步了解卡霍及他的作品。卡霍的作品我看得不能算多,只有《新橋戀人》、《壞痞子》、《東京狂想曲》中的「屎男」一段,跟即將上映《花都魅影》,不過因為老先生進入影壇三十年,拍的電影少之又少,因此看了這幾部也就超過了一半 (我缺了《男孩遇見女孩》及《Polar X》,還有幾部他的短片)。有件事不知道該用「有趣」還是「悲慘」來形容比較貼切,就是這次金馬影展看了少說也有20部片,結果真正讓我耳目一新的,居然是因為這個訪問而臨時抱佛腳所看的《壞痞子》(其中不包括我影展前有機會看到的幾部片,《愛慕》跟《雙面勞倫斯》也超棒的,而《愛慕》更是我本年度看到最高段的一部電影)。這部快20年前拍攝的電影,跟今日大多數的電影比起來,電影語言依然走在尖端,敘事方式簡直是自由到無拘無數,彷彿就像在電影世界裡漫遊一樣,沒有方法跟規則去限制他。或許這跟導演沒有受過電影正規教育有關,但在與他對談之後,我想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他自己說過很多次的,他根本就是一個活在電影裡的人!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